1)六十六、放榜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举考完,李申之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总得来说考的不错,小镇做题家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把稳了。

  临安的学子们还没有离京,他们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在放榜之前也没什么心思殿试准备,每天都在强烈的焦虑中吃喝玩乐,依靠酒精来让自己放松。

  有信心的人每天趾高气昂,感觉考得不好的人则是垂头丧气,却依然停留在临安不肯走,始终抱着一丝丝的期望。

  万一走大运能考中呢?

  能靠实力考中举人的,无一不是当地的佼佼者,从小就是学霸。都说科举考试是六分实力四分运气。虽然自己没有发挥好,实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万一运气逆天呢?

  谁还没个幻想不是。

  学子们患得患失,冯益却忙得如火如荼。

  冯益前一天与李申之沟通好,第二天便张罗了起来,很快便协调好了各方关系,将人手和原料整备齐全,开始修御街。

  御街的整修工作,给临安城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修路最讨厌,这一点李申之深有体会。

  不过水泥这种新鲜玩意,让大家好奇胜过了抱怨,闲暇之时纷纷在旁边观看看着禁军施工。

  看来看去,有脑筋好的竟然成了行家,胆子大一些的还能指挥禁军施工,施工现场一时之间倒是其乐融融。

  李申之趁此机会,抓紧机会进行水泥的配方实验,把农庄里负责水泥生产的工匠也抽调到了城里,协助禁军施工,美其名曰全力支持冯益的工作,实则是为了搜集实验数据。

  这种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情,李申之最擅长了。

  按照李申之的规划,他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粒度,不同的煅烧温度和时长,不同的原料比例,以及大开脑洞的添加剂,进行不同规格水泥的生产。

  这些配方的微调并没有告诉冯益,而是由李氏农庄的工匠们暗中做下记录,等水泥完全干透之后,再收集相关的数据。

  有官家出钱帮他们搞实验,这种机会难得。

  当然了,不论如何调整配方,至少得保证水泥基本的质量。

  要不然御街出了问题,那可是要砍头的。

  水泥的铺设不仅吸引了临安居民的注意力,更是让临安城的富户们眼热不已。他们倒不是觉得水泥铺出来的路有多好,而是感觉这种新鲜玩意自己家里必须有,这是彰显身份地位的时候,与美丑无关。

  就算是丑,那也是奢华的丑。

  于是一时间冯益的官署门庭若市,全都是打招呼递条子,让冯益给匀一些水泥出来。

  冯益每天都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他是一个天性贪财,又喜欢在人前显摆的人,手握水泥这种战略资源,如此的发财兼显摆的机会,对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冯益花费了很大的毅力,才强忍住内心强烈的贪婪之心,没有挪出一分一毫的份额出去。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