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常山赵子龙_铸汉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山郡,真定耿乡。

  这里是漳水的一条支流,但即便是支流,水流量依旧不小。

  此时虽然不是汛期,但河水依旧湍急,耿乡的人们将自己的房屋建立在大坝以北,这水坝是专门用来疏通河道以及灌溉的,并且还会在汛期间进行防洪措施,使得百姓安全。

  水坝虽然比较粗糙,只是用石头堆成的,但是却比较结实,因为耿乡的土地面积比较大,而且河道不算宽敞,这水坝也就成了村民们最重视的重要财产。

  在水坝的另外一侧,则是一处有了一定规模的水库,水库的水位已经过了一丈左右,而且水位依旧有着不断的向上增长的趋势。

  水库的旁边是一片树林,有水的树木总是会长得很不错,因此树林颇为茂盛,林中传出了一阵阵呼喝声。

  “再来!”

  “站起来,端直了刺!”

  “子龙...让我们歇歇吧。”

  由于这里正是耿乡最大的水库,而这里正是耿乡所有人都必须守卫的重点水域之一,而这些人都是耿乡的青壮年,因此这些人每天都会坚持打水、浇地、巡逻、掏淤泥、捉鱼等等。

  水库的旁边有着一栋简单的二层小楼,楼下面有着几十口大缸。

  “子龙,你就饶了我吧,我们都快累死啦!“

  “就是就是,子龙,歇会吧,我们真的是受不了啦!“

  一群青壮汉子坐在一块草皮上大口大口喘气,秋收以后,他们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最近还加了额外的训练内容,练习枪术。

  而此时,在这群青壮男子的前方,则是站着一个穿着白色衣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青年,正是赵云赵子龙。

  赵云曾是公孙瓒的部下,当时赵云受常山郡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那是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此后便隐居家乡,不再过问世事。服丧期满后,赵云听说了公孙瓒在易京享乐无心进取,又想到公孙瓒杀害刘虞的事情,便也不再去公孙瓒麾下,已经有五年之久。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刘弋向刘备询问赵云何在,却得到了赵云回到冀州的原因。

  当然,他也不会去投奔袁绍,因为当初袁绍强而公孙瓒弱的时候他就投奔了公孙瓒,他选择的标准是义,而非强弱。

  五年来,赵云安心读书练武,思考自己自初平二年以来从军征战的种种经历,开始深切反思天下大势为何会板荡至此。

  起初,朝廷与袁绍两次相争于河东,赵云并不看好。因为赵云自己就在袁绍的领地内,深切地知道,虽然冀州经过了黄巾之乱的动荡,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