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不宣_辰砂引:嫁衣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男子终生不育的逍遥露。

  普顺二十三年,普顺帝驾崩,太子许佑埙继位,尊养母凌贵妃为太后,次年改年号为磬和。

  磬和六年八月,趁磬和帝早朝之时,凌太后寻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严命凌皇后行使中宫之权,当着各宫妃嫔的面,强行给身怀六甲的元皇后灌下满满一瓶一梦散。

  逼迫完元皇后,立刻又以更荒唐的借口,逼迫同样身怀六甲的宛贵妃。

  幸有兰妃文碧君聪慧机敏,暗命贴身侍女思思火速去奉紫殿通风报信,及时唤来了磬和帝,巧妙护得了宛贵妃母子周全。

  同年九月十一,宛贵妃与元皇后先后临产,宫中混乱之际,凌太后命高太医去毓宸宫,并非为了保宛贵妃母子平安,而是为了寻个机会,叫毓宸宫一尸三命。

  只可惜晚了一步。

  磬和九年春,凌太后假借言妃养的一只黑猫掩人耳目误导众人,指使贴身侍奴梓岩,将宛贵妃次子静亭溺入宫后苑的莲花池。

  静亭夭折后,凌太后又命人散布九皇子静辰嫉妒心切、不惜于莲花池投毒谋害胞弟的流言,陷宛贵妃母子于水深火热。

  磬和十六年,凌太后以羊乳茶试探许静轩的身世,得知许静轩为磬和帝亲子后,为瞒天过海,狠心喂许静轩服下了一梦散。

  今年年初,凌太后对许静辰的身体状况起了疑心,直接端出太后的架子,不仅言明了逍遥露与羊乳茶的真相,还逼迫磬和帝将许静轩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并改立许静轩为储君。

  后因担心发疯的言妃说出当年莲花池之事,凌太后又指使高太医直接毒死了言妃,殊不知,磬和帝早已对高太医产生了怀疑,言妃薨逝后,高太医直接落网。

  为了免受酷刑之苦,更为了活命,高太医连连讨饶,并将凌太后指使他干的事一件一件地供了出来,而后便有了慢性毒药之事。

  这些事桩桩件件细数下来,无论是凌太后还是高太医,都可以说是丧心病狂,死有余辜。

  磬和帝未将凌太后的所作所为写成罪状昭告天下,而选择以那样“大逆不道”的方式送她上路,尽力保全她的名声,已经是最大的仁慈孝顺了。

  时至今日,许静辰终于明白了这一点,终于真正做到了释怀。

  为君者当狠则狠,在这一点上,许静辰不如磬和帝,也不如许静轩。

  所以,他大抵不是继位的料。君临天下,坐拥万里山河,这件事,静轩显然要比他合适得多。

  思及此处,许静辰的眸中又绽出一抹不可名状的光华,有欣慰,有坦然,也有笃定和决绝。

  像是终于卸下了悬在心上的某块大石,又像是终于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某个念想。

  看到许静辰这般反常,宛贵妃竟丝毫没有感到惊讶,反而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淡然,似有若无地笑道:“是啊,有些所谓悖逆伦常之事,也未必就是不该做的。”

  毓宸殿里再次无言,母子二人默默对视,两双艳压桃华的眼眸中,有心照不宣,也有意味深长。

  宛贵妃此话别有深意,但于现在的许静辰而言,大抵理解不到全部的深意。

  纵是理解得到,他口中的“大逆不道之事”,与宛贵妃口中的“悖逆伦常之事”,终究还是相差甚远的两码事。

  许静辰展颜笑了笑,柔声淡淡道:“斯人已去,母妃以后,可以尽情地去宫后苑赏花了。”

  “是啊,不好过的日子总会过去的。”

  宛贵妃亦笑道,“母妃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辰儿也会等到的。”

  许静辰略显怅惘地敛去眉目,恭敬垂首一礼,“多谢母妃,儿臣告退。”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