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八章 把殿下“卖了”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嘴八舌地说了半天,最终又一齐拜道:“故而眼下不宜立刻北上,还请太后与辅政王殿下商议,慎决迁都之事,至少也得缓个一两年为妥。”

  曾太后始终轻敲木鱼,眼望面前佛像,直到此时才缓声道:“各位大人费心了,但迁都大事,一切皆凭琳渼安排,我无心置喙。至于源儿,他身为大明天子,只要身体能坚持得住,又怎能不北还旧都?”

  “太后,可是……”

  “好了,我还要礼佛,诸位请回吧。”

  一众朝臣无奈出了慈庆宫,却似心有不甘。很快,便有人低声道:“太后的心思压根没在政事之上,我看此番很难指望得上她了。”

  “李大人,您与太医院宋院使相熟,可让他出面,劝太后说圣上不宜出行……”

  “倒是可以一试。”李大人转望向身旁众人,“不过张大人说得没错,此事不能全靠太后,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才是。大家回去都想想如何劝谏辅政王殿下,另外内阁那边也要多吹吹风。”

  他周围的二十多名官员纷纷点头称是,又有人建议道:“不如今晚我们聚于李大人府上,细细商议如何?”

  “对,正该如此。”

  “诸位可遍邀群臣,前来共商国是。”

  “好,就这么说定了!”

  ……

  南京军器局。

  “对,就是这样。”朱琳渼拿着工匠们刚打制出来的一叠从下到上逐次变短,又略为翘曲的钢条,满意点头,“再将弹簧片的中间铆合,隔半尺再加一个铁框固定。”

  “诶,”为首的工匠忙应道,“小的这就去做。”

  零部件是昨日便打制好的,几名工匠熟练地在钢条上打孔、铆接、安装固定框架,一支二尺半长的钢板弹簧很快便有了雏形,与后世汽车上常见的减震装置颇为相似。

  由于南京的工匠没人能看懂工业图纸,又没有经过工艺标准化的训练,故而朱琳渼已手把手地指导了他们两天,大明第一根车用减震簧才终于有了眉目。当然,这是给马车用的。

  其实这钢片减震簧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把几层钢片铆合在一起,并留有一定翘曲度即可。熟练的铁匠一天就能打造出好几副来。

  不过这东西虽然简单,却是后世之人经过反复改进才优选出的最佳结构,在十七世纪时根本还没有出现过,绝对属于这个时代的高精尖科技。

  另外钢片减震簧对材料要求也极高,若用普通的铁来制造,不但弹性极差,而且用不了多久便会折断。朱琳渼为了打造这东西,还专门令人从龙南送来最优质的中碳钢,才解决了材料问题。

  在工坊另一边,工匠们正在安装一只带轮子的“大木箱”,工作显然也已进入了尾声。那木箱前面装有车辕,轮子有半人来高,正是一辆马车的车厢。

  与大明时下常用的两轮马车不同,这车有四个轮子,通过两根轴安装在车架上。最为独特的是,这车架前后各自分开,用一根纵轴连接在一起,车子的两个前轮能够沿着这根轴左右摆动。

  这是一辆标准的四轮马车!

  感谢:程小子,十一月的smile给我的慷慨打赏!多谢你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佰度搜索噺八壹中文網м.无广告词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