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_737_医道官途:妇产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不是他真的广开言路,而是在寻求支持;领导找你去吃饭,不是让你品尝美食,而是让你去买单;领导说这事有难度,不一定是真的不好办,而是要你知道感恩;领导表扬你,不一定是你真的干得好,而是笼络人心;领导批评你,不一定是你真的有什么过错,而是提醒你别站错了队。。。。。。

  以上领导的种种心思,只是官场林林总总规则中的一小部分,但颇有代表性。

  当官要有规矩,这规矩一方面是各种书面的规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各种当官的潜规则。进了这个圈子,即使当初没有这些心思,但是时间长了,耳濡目染,领导的心思也就成了你自己的心思。想想看,一个连上级真实意图都法真正领会的下级,又如何能够得到上级的赏识和重用呢?那事业的步步高升又从何谈起呢?

  “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我们想过没有,为什么领导生气了,后果就严重了?为什么非领导生气了,后果就不严重?其实,很多时候,领导生气了没那么大“迫害力”,真正形成后果的,是对领导思维搞过度阐释的底下人,把领导总是想得太复杂,也算是官场一大陋习。

  这样的复杂,遇到虚伪的领导就会很受用地“听之任之”;遇到坦诚的领导就会徒增笑谈。记得有个笑话,说一位领导爱好画画,某地要搞画展,主动请领导作画参展。画拿来了,没有署名,大家认为这是领导的谦虚,不愿意别人“因人重画”;再看内容,谁也看不懂,有人说,是个老虎图,有人说,是太虚幻境,有人说,是个茶杯,等等。阐释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大家对此画的创意赞不绝口,认为真正表达了艺术虚幻的魅力。此画在展览厅中心挂出来,领导来了,不解地问:谁把我调色的画布拿来展出呀?

  天下本事,庸人自扰之。多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揣摩领导意图。其实领导有时候说话压根就没什么话外音,可偏偏就是言者心,听者有意,有一大批人总喜欢做过度解释。领导喜欢的事,下面必然趋之若鹜。毫疑问,“揣摩学”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产物。在过去“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作为臣子,倘若不善于揣摩皇上的心思,日子肯定过得惶惶不安,说不定哪句话、哪件事触怒了龙颜,摘掉乌纱帽挨板子还是轻的,弄不好项上人头也得搬家,甚至还有可能诛连九族。揣摩好领导的心思,并不是要你不努力工作。一个下级必须具备善于预料和揣摩上级心理意图和意愿的能力,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心理分析的能力。既能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建功立业,同时又能揣摩好领导的心思,那么,自己的职场生涯不是会更加灿烂辉煌吗?

  当然,这样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