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初春_撼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fontcolor=red/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color=redbiquge001/font.com,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冬去春来,西北风逐渐弱了,逐渐转成了东南风,带着丝丝的温暖。

  整个成都莺飞草长,显示出一片勃勃生机,天还没有亮,百姓们纷纷涌出家门,有的推着车子,在街道两旁,摆好了摊子,准备贩卖胡饼、小米粥等吃食。有的则杠着锄头,走出城去,准备去田里工作。

  百姓们脸上带着笑意,他们感到了一种幸福。极低的赋税,安全的环境,几乎达到了路不拾遗。是年,大隋皇帝杨侑将先帝杨广的“大业”年号,改为“继业”,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显示出了勃勃的雄心。

  经过一年的治理,本来残破不堪的大隋帝国,在迁都成都之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先是对内,在“以夷制夷”和“汉化”思想指导下,巴蜀各地乃至于牂牁郡、越巂郡的蛮族已经被一扫而空。同时,汶山郡、武都郡等靠近西部边陲的郡县,杨侑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办法,先是派人劝说,让蛮族下山,大隋政府统一安排,将他们安置在平原地区,赐给足够让他们生活的田地。

  如果不愿意,以冉安昌、王典为首的蛮兵则如一群蝗虫一般,席卷而去,将山中的各个寨子洗劫一空,男人杀死,女人抢走,钱财也被占为己有,随后,残暴的蛮兵一把火烧掉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山寨。

  在杨侑的默认之下,冉安昌、王典甚至还带着人掘了他们的祖坟,让蛮族人人人充满了恐惧。

  由于冉安昌、王典装备精良,又有汉人军师出谋划策,使得在这场同族的杀戮之中,他们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各郡的蛮族大部分选择了投降,接受了大隋的安排,纷纷迁入了平原地区。少部分的蛮族想要顽抗,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毛都不剩一根。

  与此同时,借着这股东风,杨侑趁机提出了恢复州县学。州县学在开皇初年有过举办,其后隋文帝怕百姓开智,怕他们造反,便又禁止了。后来杨广登基,一度恢复。但随着大业末年天下战乱不休,州县学已经是有名无实。

  巴蜀虽然较为平安,没有多大的战乱,但由于州县学其实是侵犯世家豪族利益的,便又陷入了停顿。如今杨侑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要汉化蛮族。这些野蛮之人,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他们靠着口口相传,才得以延续。倡导汉学,就是要让他们懂得礼仪,懂得尊卑有序。

  和平迁入的蛮族依旧低微较低,面对汉民,他们没有话语权,赋税也比较重,这便是在强势下的一种压迫,毕竟面对死亡,这是最好的一种结局。

  然而杨侑不是一味的高压,在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