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4章 职事变动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使节,被特准赶至甘露殿与故皇帝告别,当朝的元老、元勋,许多人已经很久不必参加朝会,这次也纷纷到甘露殿与文皇帝辞别。

  他们看着先皇帝栩栩如生的容颜,有的人禁不住痛哭失声。

  这才是五十岁的人呀,不在了,身后留下了一个全速前行的、无比庞大和强盛的帝国,把它交到了一个不足三十岁的年轻人手上。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贞观皇帝驾崩之后,在大内发生过什么曲折之事,他们只是暗自有过一丝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天——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发丧。

  而在以往历朝历代中,凡是皇位交接很顺利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但他们从贞观皇帝永恒的微笑当中,实在又看不出什么端倪。

  新皇金徽大帝英姿神武,在他当朝的情况下,大唐必然仍然会所向无敌,这一点完全可以令人放心。

  走下太子之位的晋王李治,脸上也是极其平和,看样子,历史已从贞观一朝,顺利平稳地进入金徽朝了。

  而本朝看样子也一定是一场盛世,金徽皇帝不会差过他的父辈。

  新皇帝的一后九妃也到先皇帝灵前辞别,她们的悲痛是真实的。

  柳皇后、谢贵妃、樊淑妃、德妃思晴、贤妃崔嫣、婉妃、容妃、殷妃、蓝妃个个泪流满面,反倒显得比贞观皇帝的、那几位遗孀的悲痛更加真实。

  正是贞观皇帝使她们的丈夫,从一个下牧副监,神话般地一路擢拔,让他大踏步迈入了至高的殿堂,成为大唐帝国最年轻的兵部尚书、最年轻的尚书令和最年轻的国公级别的人物。

  在贞观皇帝并不知他就是自己儿子的情况下,还能够给他以这样的、飞速速的晋升,只凭着一个高府公子的身份,是远远不能解释的。

  故皇帝脸上释然而永久的微笑,此时就显得异常的神秘。

  六月十七,庚寅日,贞观皇帝葬入昭陵,如愿以偿与长孙皇后——他衷爱一生的妻子葬在一处。

  在最终确定这个日子时,礼部有官员曾经又拿出皇历,对新皇帝说,“寅不祭祀,鬼神不尝,陛下……”他不敢往下说了。

  但金徽帝说,“父皇虽然只谥文皇帝,但其武功前绝古人,始皇帝筑长城以抵匈奴,文皇帝筑的却是民心,北方未置片瓦,却使突厥各部竟来归附。如此悍帝,又有哪路鬼神敢去抢他的祭祀。”

  这便是金徽皇帝对已故文皇帝的理解,因而驾崩及至发丧全都未循常理。

  从昭陵回到明德殿后,众臣重新列拜新皇,金徽皇帝似乎仍然处于对贞观皇帝的怀念之中,又对众臣们说:

  “父皇已去,但他留给朕、以及各位的强国之秘,我们都要谨记。”

  赵国公上前道,“陛下,老臣请陛下细致说一说,这是什么强国之秘?”

  金徽皇帝说,“不论我们身居什么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