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7章 崇文殿顶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入翠微宫。

  按惯例,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以下,直至长安县的官员都有资格出迎。

  名单上,尚书令的地方空着,因为尚书令眼下已经是太子了,此时正该在翠微宫陪同陛下,于是,晋王李治就将自己填在尚书令的位置。

  京兆牧、太常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都应亲至,兵部尚书一直空职,李治便将兵部侍郎王仁佑顶上去。

  当夜,回复便从翠微宫送回来,塞在尚书令位置的晋王被划掉了,中书侍郎柳奭划掉了,兵部侍郎王仁佑也划掉了,换上了另一位侍郎——长孙润。

  这么说,皇帝不同意这些人去迎,其中的亲疏意味很明显。

  庚午日一大早,得到允许的长安官员们集体出动,奉迎至翠微宫外,晋王李治心思忐忑的在东宫听消息。

  他听到皇帝要返京时,便慌慌张张地、连夜将武媚娘送出宫了。

  此时,李治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有事也没人商量。

  天子乘舆出翠微宫。

  人们发现,随天子出游的太子峻并未露面,他身为尚书令,又是太子,可以不必与侍中、中书令在一起,但至少得露面啊。

  反而是他的两位夫人,樊莺和丽容全副武装,骑马贴近銮驾随行。

  天子出行称为“驾”,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引领清游队,殿中侍御史引领硃雀队,每一队列的队长都是从三品。

  青龙旗、白虎旗、辟邪旗、太平旗、黄龙负图旗,黄鹿、白狼、赤熊、苍乌、金牛旗,鸾旗、凤旗、指南车、鼓车、鸾旗车、辟恶车、黄钺车、豹尾车……

  后边是诸卫马队,左右金吾卫的果毅都尉二人,纠察仪仗内行止不如法者,旌旗、车马之盛,整个大唐帝国,再没有谁的仪仗会超越这一规格。

  天子仪仗安静地、徐徐行进而不喧哗,庄肃万分,但从翠微宫到长安的一路上,连几岁大的儿童都看到、知道,大唐皇帝离开翠微宫回长安了。

  鄂国公和卢国公各率本营将士,随圣驾开拔,这些人在圣驾前三里,分列于道进行屏卫,等銮驾行过后才会收队,一直到安化门。

  安化门守门郎将亲自跑下来迎驾,全体守门将士列开分列式,如雁阵般在城门外排开。

  侍御官跑到銮驾前回禀,按着常例,出身行武的皇帝陛下一定会现身慰勉这些人一番,因而这些人个个精神抖擞,胸脯儿都挺着。

  人们看到,銮驾旁有一位二十来岁、骑在马上的戎装女子,只是将马往车边带了带,低声与车中说了几句,然后驰到前边来,与郎将道,

  “陛下刚刚乘兴出游几日,此时有些劳乏,正在车中休息,各位将军不必打扰,各归本位吧。”

  待銮驾入城,这些人才窃窃私语,“刚才传话的是谁呀?”

  有人说,“这是太子峻的三王妃,樊夫人。”

  “我说呢,早就有耳闻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