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五章_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若是不出门就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古代还需要游学这种传统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点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都是如此。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如亲身体验的好。若只是死读书,最后得到的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在高中之后,先要发放到地方上做个地方小官,而后一步步的提拔启用也是如此,若是连区区一个小县都管理不好,又还能有什么大用?

  而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后,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可用之才。

  或许正是如此,如诸葛卧龙这种刚刚从隆中出来就名扬天下的才会如此的罕见,更多的还是马谡这种自命不凡,可惜虚有其表的人…

  谋士是君主的智囊,也是关键时刻能够给于正确意见的人。如此便需要对当前的时局有着较深的了解,尤其是在消息情报方面。作为谋士还需要了解周边的时事,如此才能根据当时的情况来提供意见。

  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是很方便,许多谋士对于时事的了解也仅限于周边而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雍州距离青州都实在是太远了些。

  就连稍微靠近雍州一些的曹操等人对长安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何况是远在青州的严绍?

  董昭、程昱都是这个时代有数的智谋之士,可是对于周边的了解也仅限于兖州、冀州、徐州,就连稍微近一些的幽州都不甚了了,至于长安?

  很抱歉,考虑到目前青州的情况,那么遥远的事情还是等稍后一些的时间再去考虑吧。

  这不仅是对严绍而言,对于其他的诸侯也是一样。毕竟隔着洛阳这么一个无人区,再加上雄关天堑,想要获得准确的信息实在是很难的事情。

  可是谁叫严绍帐下,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呢?

  李儒…

  若说这个世上还有谁会对长安的事情感到关切,其中必定有李儒一个,谁叫他的全部仇人都在长安呢?

  对于害的他家破人亡的人,李儒恨之入骨,只是他身在青州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对长安的情况多做关注,至于剩下的?

  就是祈求上苍让他的仇人多活一些年,这样他才好报仇雪恨。

  在到了严绍帐下以后,李儒也是时常派人去打探青州的消息。对此董昭跟程昱多有不解,不明白李儒为何要耗费资源去打探那么遥远的地方,都以为是严绍的安排才没有多做过问,唯有严绍清楚李儒这么做的用意。

  他到时没有阻止过李儒的行为,对于这个曾经是董卓左右手的心腹谋士,他也是倾心已久。同样清楚对方在他帐下效力是迫不得已,并不意味着对方就真的认同了他这个主公,好在对于收买人心这种事情严绍可是很拿手的,至少远比过去的董卓拿手的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