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三七章:确定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已经被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那里的土地肥沃,牲畜成群,每家都有自己的牧场,这些牧场产出的粪料,足以供应自家农田的所需。

  所以镇北那边的粮食产量,始终都比关内地区更高一些。

  近些年来朝廷已经不怎么往镇北移民了,就算有移民,也是自己想去的,觉得混不下去的。

  但即便是这样,也未必能通过审批,因为朝廷有意识的要控制这些移民,而他们的目的地,将会是济州岛,朝鲜半岛,甚至是将来的西域等地。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镇北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不继续投入人口的前提下,只有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够让其产出扩大数倍。

  而机械化耕种,正好适合这个,有了这些机械,有了最新的加强版,不说多的,多开垦五倍的土地是完全没问题的,到时候不说镇北的粮食可以供应整个大唐,但至少供应五分之一个大唐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操作就比较灵性了,只要能稳定十年的时间,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年之内,哪怕大唐全部天灾人害,绝产两年,都不会出现大范围饿死人的现象,因为粮食储备足够多。

  经过李元吉的提点,李承光似乎也想到了这些。

  但不管李承光是否已经想到了,对于他这一次的表现,李元吉还是很满意的。

  “近段时间你多去科学院走动一下,多看,多听,多学,少说!”李元吉对着李承光吩咐道。

  李承光的路一般是李元吉安排好的,不让他去的地方,他很少会去。

  不是没有好奇过,但最终理智还是压下了好奇之心。

  对于李承光来说,这个决定或许只是一个跟其他决定没什么区别的决定。

  但是对于周边的大臣们来说,这可是个足以令他们惊讶不已的决定。

  科学院那是什么地方?皇帝的禁地啊,除了皇帝以外,其他人都不准干涉的地方,甚至很少对其他人开放,大臣们想来,也要先申请一下,或者科学院那边提出了邀请。

  而现如今让李承光可以自行来这里走动观察学习,其更深层次所指的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说的再通俗一些,李承光现在基本上已经坐稳了太子之位了,基本没什么悬念了。

  李元吉将马五和李承光留了下来,带着其他大臣浩浩荡荡的离开了试验场,他们在这里待的时间也不短了,该看的都看了,该做的也都做了。

  回程的路上,各自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心思。

  一路无话,直到李元吉回后宫的时候,才停下来将房玄龄招呼了过来,似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

  “准备一下,正旦朝会的时候,朕要册封太子。”李元吉跟房玄龄独自说着,这一路上他也考虑了不少,也仔细的想了一遍李承光这一年多的成长历程,虽然现在他年纪还有些小,但那不是借口,不足以掩饰他的优秀。

  李元吉可不是李渊那种优柔寡断的人,也不需要两个皇子之间去相互制衡。

  他是那种一但确定了,就会全力去支持的人,关于这个,李元吉也想了不少,包括在回来的路上,他也一直在想着。

  “那其他皇子呢?”房玄龄问着,册封太子,其他皇子也要跟着册封,这意味着地位已经确定了,而对于那些年幼的皇子来说,的确有些残忍,但要怪也就只能怪他们出生的太晚了些,错过了这个机会,要怪就只能怪李承光太优秀了些,彻底遮住了他们的光芒。

  “先拟个封号吧,年满十五便搬出宫去。”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