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桥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粮草,以候刘备大军。袁绍唯一的优势,就是本土作战,而刘备却因粮道阻远而补给困难。能不能充分利用这个优势,那就要看袁绍的本事了。

  刘备正在攻略安平国,听说袁绍兵屯界桥,大笑道:“吾还以为袁本初欲坐视吾军席卷冀州而不顾,今次却是肯出邺城了。”

  于是便调转头来,提兵南下,与黄忠、严颜兵合一处,往界桥去了。刘备一走,安平国的地方官吏顿时大松了一口气,正在降与不降之见纠结踌躇,既然刘备走了,那就迟一点再作选择罢。这年月,不是谁都能像吕布一样,背主之事做得毫无心理压力的。更让人尴尬的是,他们之前已经做过一次降臣了。

  当年公孙瓒南讨袁绍,发布檄文历数袁绍的十大罪状。咳咳,如今刘备开战前发布的檄文,其中很多内容就是引用公孙瓒当年用过的桥段……公孙瓒还直接把这檄文递到千里之外的长安朝廷去了,很是大大的替袁绍又扬了一次“名”。当时这不知道是何人替公孙瓒捉刀的檄文,给天下、给冀州带来的震撼还是很巨大的。檄文一出,冀州无数官吏望风归降。也不知道是他们真的心存正义,还是见势不妙迫于公孙瓒兵临城下的军事压力。

  结果他们选择站队之后没多久,公孙瓒被袁绍打得大败,再后来,公孙瓒竟然就这么被袁绍给灭了。这剧情反转得,让他们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公孙瓒死了那还能怎么办,又只好写信给袁绍表忠心,求宽恕。能当官的,背景就没有一个普通的。袁绍逮住几个自己心中不喜的、家族弱小的、名声不好的家伙杀鸡儆了猴顺便也给自己出了口恶气后,也便不再追究了。继续让他们待在原来的官位上替自己服务。

  如今没了公孙瓒,却又来了个刘备。要说刘备名声比公孙瓒大、实力怎么看也比公孙瓒强。本来刘备的檄文一出,冀州便有人蠢蠢欲动,打算暗中投诚。但有人就开始担忧了,这兵无常势,打仗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当年公孙瓒那么厉害不也短短时日就覆灭了吗。现在投过去那是容易,不过若是刘备败了,咱们想要再投过来,那就难了。恐怕到时挟大胜之威的袁大将军,就不那么好说话了。少不得大伙儿脑袋要搬家。

  又有人说了,他袁绍要治理冀州,还能少得了我们的帮扶不成?就算刘备败了,无非也就是让他杀几个人解解气,以后日子该怎样就怎样,一切照旧!

  说这个话的人,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打败公孙瓒和打败刘备所造成的影响能一样吗?就算袁将军开恩只杀几个人解气,那应该砍谁的脑袋,不应该砍谁的脑袋?

  没人愿意拿脑袋去赌未来。反正不管谁胜谁负,这块大地上的主人是谁,袁也好刘也罢都绕不过他们。既然横竖都有官做,何必要去冒风险?这就是冀州大地上,大部分官吏的心声。

  刘备还不知道这些地方官员们心中打着这样的小算盘。他还在跟荀攸笑着戏说:“昔年伯珪兄提兵南来,河北震动,地方守令闻风而降。吾今亦来,却无复见当年伯珪兄之故事。看来在冀州士民心中,吾远不及伯珪兄矣。”

  荀攸听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当年公孙瓒大战袁本初之时,他还在於夫罗营中混日子呢。哪里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