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应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厉声道:“天子尚在,州牧权重一方,前任州牧指定替任者,置陛下与朝廷何在?此事断不可为之!”

  杨彪须发皆张,怒不可遏。在他看来,刘虞是打破了文官们一直以来的默契。绝对不能容忍。

  当然,还有一些不好明说的事情,一直积压在杨彪心底。如今只是借机把怨气给发泄了出来。当年杨家与袁家约定一同对付宦官与外戚。然后两家一起上台执政,结果宦官与外戚死了个精光后,武夫董卓便野蛮的用兵甲逼迫群臣退让,自己独揽大权。以至天下大乱。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历代缨簪,杨彪在长安陪皇帝受苦的时候,袁绍与袁术却逃了出去,割据地方,一个行废立,一个自称帝,好不痛快。这中间如此巨大的落差,杨彪心中如何能痛快。

  本来按照计划,刘虞入朝,杨彪出镇幽州,现在刘虞一死,幽州之事极有可能会发生变故,杨彪憋了一肚子火,如何不怒?事关家族利益,他才不在乎自己与卢植是亲家,卢敏是他的女婿了。

  杨彪带头一发作,剩下的诸臣也跟着纷纷附和,却是选择性的把益州刘焉传位给其子刘璋的事情给忘却了。刘虞只是举荐一个人选,刘焉可是实打实的父传子,公器私用了。而且凭良心说,人望、资历、才能,卢植哪点缺了?更不用说卢植久在辽东坐镇,极为熟悉幽州政事了。

  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吵来吵去,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静坐于高处的天子轻叹一声,道:“大将军尚在幽州,诸公何必心急?且太傅新薨,当务之急,须遣人往吊。”

  天子一开声,诸臣哑火了。确实如此,自己这边争了半天有什么用,大将军刘备录尚书事,没他的同意,选一百个幽州牧的人选出来,也是无用。至于刘备会同意何人,那还用说吗?

  杨彪心中一声哀叹,好歹在长安时,自己还能作主,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到了青州,自己满怀壮志,却发现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难道就这样了?

  刘虞死了,他的身后事,不能简单。因为他是襄贲侯、太傅。汉时礼仪,诸侯与三公薨,天子要赠印玺、玉柙银缕,并赐器。还要派使者治丧,百官会送。当然,刘虞远在幽州,百官是无法送他一程的了。

  为了表示对刘虞的重视和体现大汉朝廷的体面威严,天子遣了太常卿与光禄大夫为首,率了一批人,浩浩荡荡的直往幽州而去,往吊刘虞。

  刘备在幽州替刘虞治丧,丧期不好动兵戈,而且刘虞一死,接下来幽州人事变动,青州大军也不好孤悬在并州了。若是幽州这边一个不顺,粮草没能及时跟上,那可就惨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己的青州军再能打,再精锐,他没粮草也是白搭。

  于是,刘备便命平城前线的诸将,各自率部退兵。诸将一道结阵,缓缓而退。阎柔仍返高柳,与其弟一道坐镇于此。

  袁绍在城中,见刘备诸军尽退,就连白登山的人马也都撤退得干干净净,便道:“青州必出事矣。”于是遂遣人探之。

  未几,消息传来,说是幽州牧刘虞病死了。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一脸古怪。自己两征幽州,还没占据幽州寸土,却先把州牧刘虞给耗死了?袁绍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

  不过,刘备既然退了,袁绍也不再在平城久留。于是便令高干还镇并州,自己却率了部曲,径返冀州去了。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