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章 据有二郡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

  袁忠低头小声答道:“我南逃时,闻孙坚打着讨逆的旗号,兵进庐江。”

  袁术好悬一口老血没喷出来。挥了挥手把袁忠给打发走,袁术便又开始发愣了。自己对孙坚不薄啊,何至如此?

  孙坚:你是待我不薄,但你如今被天下人所唾弃,我再跟着你,岂不是从逆?到时名声臭了,咱想自立也不太好意思啊。没办法,豫州守不住了,只能拿你刷声望了。

  未几,庐江太守刘勋传信求援,孙坚顺汝水而下,攻打蓼县甚急。袁术也拿不出人手了,大笔一挥,固守待援。

  孙策被袁胤摆了一道,心中恼恨不已。周瑜道:“既然袁胤过江,丹阳必定空虚,可令黄盖、鲁肃等出兵丹阳,我等则于丹徒牵制袁胤。”

  孙策从其计,于是让舅舅吴景代吴郡太守,安抚境内,自己与周瑜兵屯丹徒。袁胤闻丹阳有变,欲渡江援之,又恐孙策来袭。只好固守江防。

  吴景到了吴县,派兵安抚地方,剿捕盗匪。又因许贡败亡,郡中诸吏曹有所缺,乃命召征郡中诸贤士。有乡人对曰:“府君亦本县人,未闻顾元叹之名乎?”

  吴景喜道:“顾元叹亦在县中?”

  乡人道:“然!”

  吴景大喜,于是沐浴更衣后,出门往见顾雍。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蔡邕避乱江东时,曾随蔡邕受学。少有才名闻于吴县。后弱冠出仕,历任合肥长,曲阿长,上虞长,颇有治绩,黄巾乱后,弃官归家,潜心读书。

  到了顾雍府外,侍者上前唤门,言本郡太守前来拜访。不一会,顾雍亲自出迎。吴景一见顾雍,心道仪表堂堂,果然当世佳人。

  于是直道:“元叹,吾闻汝之名久矣。今袁术僭逆,我主已起兵讨之。我奉少将军之命,还守吴郡。因郡中诸吏逃散,我独力难持,还望元叹助我一臂之力。”

  顾雍道:“府君,我只欲于家中潜心学问,无意仕途也。”

  吴景道:“元叹,天下纷乱,我等不出来济世救民,反而隐在家中,沉醉外物。这是什么道理?景不求匡正天下,但求保乡党之无忧。还请元叹看在父老份上,出来助我。”

  顾雍沉默半晌,长叹道:“雍无言以对。”

  吴景大喜,于是遂命顾雍为吴郡郡丞,托以一郡之政事。顾雍本就是治世之才,没几日便把吴郡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得郡中宁静,吏民叹服。

  孙策闻之大喜,与周瑜道:“吾之事业又添一臂助!”

  鲁肃在会稽,闻孙策已取吴郡,便来信道:“闻将军已得吴郡,则须加固江防,严加巡守,刘备雄杰也,袁术非其敌。将军欲霸江东,需防刘备有过江之意。”

  孙策见信,来见周瑜,周瑜见了,沉吟道:“子敬此言非虚。刘玄德若渡江,非我等所能抗。还需问计于伯父。”周瑜与孙策有升堂拜母之兄弟情份,故称孙坚为伯父。

  孙策依其言,去信孙坚。

  孙坚此时正在攻打蓼县。见了孙策来信,心道,怕什么。刘玄德所将之兵,俱是北方人。我们生在吴地,打小惯弄风波,有大江天险,江东又不利于骑兵,有本地优势,何惧刘玄德哉?他若来便来,大不了做过一场便是。

  于是去信孙策,让他招募水师,严守长江防线便可,自己正在攻打庐江,若庐江一下,袁术便败亡在即了。到时父子联手,据有江东。袁术主力正在抵抗刘备,趁此时机,速速发展自己的势力方是上策。

  孙策得信,心中渐安。于是依计而行,于长江沿岸诸渡口,加固堡垒以严防,又每五里设一寨,若有渡江者,以狼烟为信号。

  有了会稽、吴郡在手,孙策便调黄盖前来,托周瑜回会稽与鲁肃一起募兵训练。现在对于军队,孙策是多多益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