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 凉州风云(三)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脸哭笑不得。青州学府运转良好,有名师,自然就会有名徒。学子们入学之后,无论哪科,皆觉得益匪浅,不虚此行。短短时日,青州学府声名大噪。前来求学的士子们络绎不绝。但奈何师资力量不够,馆舍也要重新扩建规划,于是刘备决定于每年的春秋两季开启学府招生窗口。余者不理。

  对于刘备决定每年的春秋二季学府招生,诸大儒纷纷表示赞同。道此举暗合《春秋》,意义非凡。刘备心道,难道后世的寒暑假之后,春秋入学,就是这样来的?

  却说孔融在北海,闻得青州学府之事,表面上毫不在乎,内心却是蠢蠢欲动。左等右等,却也不见有刘备文书来。这下便坐不住了,心道,君侯昔日拜见康成公时,言及稷下学宫之事,当时我亦在场,思及当年盛况,不由心生向往。如今君侯召大儒,录学子,重启学府。缘何不征召我?

  我乃孔子十九世孙,不说家学渊源如何,但也经传皆通,能诗善文。莫非君侯却是看我不上眼?孔融越想越气愤,越想越激动。他自负才名,胸藏翰墨,刘备却视他如无物,这岂能罢休。于是文青病一犯,就独自骑马跑到青州来见刘备,要向刘备请辞北海相位,然后入青州学府教书。

  刘备见过无数想当官的,却从来没见过想辞了官去当教书先生的。这下好,眼前这位让刘备长见识了。

  刘备见孔融负气而来,压根还不知道是自己惹了他。好在孔融这人实在,刘备与他谈了会,心中便有了数。却也不禁哑然。

  你说你这个孔文举,好歹也是一方名士,怎能如此冒失?不过大汉的古怪读书人和名士太多。刘备有时候也搞不懂他们到底想追求什么。或许在每个人心中,自我价值体现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罢。

  于是刘备便责之道:“文举,汝之文名,吾岂不知?然则青州初兴,人才严重缺失。而地方稳则我青州稳。是以吾以北海相托。文举若来,北海政事所托何人?”

  孔融不假思索的道:“管幼安、崔季珪、国子尼等皆一时之选,君侯何愁无人可用?”

  刘备叹道:“幼安等人虽乃高才,然则入我幕府时日俱短,无主政一方之经验。岂能与文举相提并论?文举不如且回,待过段时日,我斟酌定北海相之人选,必如文举所愿,召文举入学府,如何?”

  见孔融踌躇,刘备又趁热打铁,着意好言安抚了几句。于是孔融喜笑颜开,乖乖的又上马返回北海去了。

  孔融走后,刘备扶额长叹,一个两个都是不省心的,还好孔文举性情洒脱,比较好哄。这才算完。

  长安。最近吕布护送董卓回府后,总要去之前的庭院转上一转。有时候能见着人,有时候庭院深深,空无一人。无人时,吕布独自徘徊一阵,便自归家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