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一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此人家族归属于平民阶层,若是颇有田产,最多算庶族。

  简而言之,家族的“含官量”高低,是士族、庶族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是地主阶层,却因为“含官量”不同,社会等级不同。

  一旦某个士族接连两三代人都出不了当大官的,家道中落必成定局。

  宇文温知道一个例子,那就是晋时的琅琊诸葛氏。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朝廷,其信任的佐官诸葛恢(诸葛恢的姑姑是司马睿的祖母)得重用,被时人称为“中兴三明”。

  在众多南渡士族之中,琅琊诸葛氏和琅琊王氏并称“王葛”,是一流士族。

  当时,出身陈郡谢氏的谢裒,为儿子向诸葛恢求亲,被诸葛恢拒绝,虽然言辞委婉,但诸葛恢明显看不上谢氏(你们陈郡谢氏的门第那么差,还想娶我女儿?)

  陈郡谢氏,就是后来王谢并称的“谢”,衣冠南渡后,谢氏刚开始还只是很普通的士族,甚至被一流士族认为是粗鄙暴发户,自然不被诸葛恢放在眼里。

  但是,诸葛氏的子孙仕途不如意,而谢氏却在仕途上顺风顺水,所以过了若干年,当谢裒之子谢安、谢安之侄谢玄指挥晋军在淝水和秦军决战时,诸葛氏的门第已经衰落。

  如今说到南朝世家著姓,大家都知道“王谢”,又有多少人记得最初的“王葛”呢?

  所以,要对付士族,从政治上断掉对方的权势、让对方边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宇文温为了对付士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付诸行动。

  政治上让士族无以为继,经济上让对方破产或者收入锐减,知识方面,用公办学校体系和应试教育快速培养庶族学子,让士族精英子弟在科举战场上被人海淹没,彻底失去优势。

  这就是宇文温为了对付敌人而做出的努力,坚持了差不多三十年,现在效果出来了。

  士族庄园日益衰落,不得不转型,却无法彻底和传统割裂,即便开办了作坊、工场,规模也比不上实业主阶层的大型工场,经济实力差了一大截。

  许多佃农、庄客摆脱人身依附跑去务工,士族手中的人力资源明显下降。

  士族子弟在科举上不占优势,最近一次的科举殿试,进士之中庶族子弟已经占到七成。

  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不再的士族,迎来了落日余晖。

  但是,距离断气还很早。

  因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宇文温所看的调查报告,有许多民情调查结果,调查人员在河北各地调查发现,士族的名望,依旧很高。

  士族子弟,即便没有官职,出行没有排场,但在众人眼中,依旧光芒万丈。

  可以说,五姓七望的子弟,即便没有官职,身着布衣徒步走在街道上,在旁人看来,其气势却强过公卿,浑身上下散发着高贵的气息。

  在世人眼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