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 佛祖保佑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直达建康城外。

  想到这里,陈深哪里还能处之泰然,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呼唤声将陈深从苦恼中拉回现实,他定睛一看,却是宦官李善度在面前,正觉得莫明其妙,忽然想起是他自己派人叫李善度过来的。

  自从李善度得张丽华托梦“指点迷津”,诛杀试图引狼入室的奸佞孔范,建言太后暂避石头戍躲过一劫,陈深对李善度的信任骤增,他急切想通过李善度和母亲的魂魄联系上。

  他思念母亲,希望再见到母亲,然而自那日后,李善度就再也未得张丽华托梦。

  陈深不死心,每日都要问一下李善度,虽然每日得到的回答都让他失望,但陈深依旧很执着。

  现在,李善度的回答依旧是“没有”,陈深有些失落,也许母亲为了救他,已经竭尽所能,耗尽“法力”,所以现在无法再为他指点迷津。

  想着想着,陈深不由得握紧拳头,他好恨,好恨自己的无能。

  如果他能像周国的那个豳王一样,能征善战,屡屡将国家从濒临灭亡的边缘救回来,眼下的困境,他就能力挽狂澜。

  豳王的经历,他听人大概说过,对方曾经面临的危局,同样惊险万分,但面对重重困难,豳王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逢凶化吉,如果他能和对方一样...

  凭一己之力连败敌军,用不断的胜利,将敌人拒之于边境,至少保得江南安康...

  但这是不可能的。

  看着西斜的太阳,陈深只觉心情沉重,他贵为太子,不要说保住江山,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保不住。

  在这江北广陵行宫里,他除了祈求佛祖保佑之外,就只能寄希望于母亲的在天之灵,为他指点迷津,逢凶化吉。

  行宫一隅,李善度回到下榻处,因为他屡立奇功的缘故,所以得太后、太子看重,不需要和其他宦官挤在一起住,能有自己的一间寝室。

  关上门,李善度深吸一口气,走向卧榻,弯腰探手往枕头下摸去,却什么也没有摸到。

  期盼之中张丽华的亲笔信,还是没有出现在他枕头下。

  李善度坐在榻边呆,方才太子问话时的殷切目光,让他印象深刻,但张丽华的亲笔信自那一日后就再也没有第二封神奇出现。

  张丽华应该还活着,而不是魂魄托梦,所以李善度宛若即将溺水之人,拼命抓着这一根浮在水面上的稻草,希望能在变乱时局之中逢凶化吉。

  他按着张丽华的请求,劝太后逃到石头戍,再逃到广陵,如今倒是躲过一劫,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张丽华再没有消息传过来。

  张丽华这么安排,想来其中必有深意,李善度想不通这“深意”是什么,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呆坐良久,他起身走出房外,看着落日余晖,入了神。

  。。。。。。

  当落日的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上时,夜幕降临,此起彼伏的丘陵地带变得昏暗,而某处树林里更是漆黑一片,举目望去,到处都是奇怪黑影,足以让胆小的人迈不动脚步。

  冬夜,寒冷异常,本就不会有什么行人出现的树林,除了风吹草木出的声音,再没有别的动静,而就在此时,林间响起的羊叫声,显得格外诡异。

  两只羊羔,被人拴在一处树下,惊恐的望着四周,出颤抖的叫声,叫声在呼啸的北风之中显得柔弱无力,却能让人听得很清楚。

  三十步外的一颗大树下,一名衣衫褴褛的少年潜伏着。

  他披着块破布,布上落着些许积雪,手里拿着一把弩,箭槽上有矢,而身边还放着一张木弓,几只羽箭。

  少年所处位置在树林边缘,阵阵寒风吹过,彻骨冰凉,趴在地上的少年虽然冻得不行,却睁大眼睛,死死盯着前方拴着的两只羊羔。

  天气很冷,他缺衣少食,熬不了几日,而偷郎主家的羊羔来做饵,事后必然好一顿打,所以,他是不能回去了。

  可举目无亲的他,没有亲人、族人可以投靠,就这么孤身流浪,何时变成路倒也未曾可知。

  饥肠辘辘的少年,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在心中向佛祖祈祷,祈祷佛祖保佑她有好运气,等到猎物出现。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