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一军足挡十万敌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下少得可怜,结果晋军却略施小计便让前秦大军不战自溃.

  当年的秦军,掺杂着大量素质很差的士兵,只需要些许谣言,士兵就会掉头逃跑,所以秦晋淝水之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如今的宇文温大军,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宗族兵且不说,李成善和各地蛮兵打过交道,知道无论是何处来的蛮兵,除了人多,实际就是废物,空耗钱粮不说,两军对决之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现在,宇文温不知使了何种手段、向蛮酋们许了何种好处,召集起那么多蛮兵,号称十万之众,实际上就是乌合之众。

  这些蛮兵互不统属、不识军中金鼓旗帜号令,蛮酋之间心怀鬼胎相互提防,上了战场稍有不利就闻风而逃,李成善哪里会将其放在眼里。

  不多会,城南旷野里尘土大作,李成善用千里镜望去,只见南方地平线上旌旗如海,黑压压的军队在向汝阴靠近,冒险抵近侦查的斥候再度来报,带来了许多关于敌军细枝末节的情况。

  来犯之敌声势浩大,东西横向绵延数里,但实际上阵型散乱,各部队伍军容乱七八糟,相互之间行进度差异明显,斥候用千里镜看得明白,这都是一大群凑数的蛮兵,为了虚张声势,人人身后都有靠旗。

  看上去是旌旗如海十分壮观,实际上这些蛮兵站没站像、走没走样,在宽阔野地里行军,各部队伍本身居然会时不时停停走走,前后蛮兵们挤作一团,更别说各部之间相互挡路了。

  如果说是敌人故意弄乱阵型示弱,怎么可能弄出这么逼真。

  这种情况明显是蛮兵素质太差,连自己队伍的行军度都不能协调,别说各部分进合击,行军都这样,排开大阵后的表现只能更差。

  斥候将敌情探得明白,对方距离汝阴还有数里,阵型依旧乱糟糟,李成善当机立断,走下城墙,来到一处空地上,端起一碗酒,向着早已准备就绪的死士们高声说道:

  “壮士们!与本将干了这碗酒,再随本将一起破敌!”

  “将军,请!”

  即将跟随李成善出城杀敌的死士大声呼喊着,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把碗往地下一掷,掷地有声。

  城门打开,李成善亲自率领八百死士策马出城,向着前方如乌云盖顶的敌军冲去,敌军虽然号称有十万之众,但实际上连带随军民夫应该不过三、四万人。

  这群乌合之众,李成善认为只需击破其中一部,就能造成溃败,掉头向后跑的溃兵,必然会引更大规模的溃败,大量蛮兵呼啦啦往后跑,督将杀都杀不过来。

  周国尚黑,戎服、旗帜为黑,打着黑色旗帜的队伍,自然是对方的作战主力,冲过去只是找死,李成善要冲的,是打着各色旗帜的蛮兵队伍,他现在选定的目标,是那一大片白旗所在之处。

  这些蛮兵根本就是废物,即便是宇文温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点石成金”,李成善觉得只要一冲就能将对方冲垮。

  兵败如山倒,即便宇文温再厉害,面对溃兵的冲击,也无法稳住阵型,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溃败生。

  如果时机合适,李成善不介意冒险冲击敌军本阵,将宇文温打得抱头鼠窜。

  即便不能突入本阵,他也能把这一群乌合之众搅得四处逃散。

  宇文温要收拢溃兵、重整阵势再围汝阴,得花上数日时间,而战告捷,必然鼓舞汝阴军民的士气。

  这就是李成善以攻代守的守城策略,他对跟着自己出城杀敌的死士们有信心,看向前方开始慌乱的敌军队伍,心中冷笑:

  我的兵不多,但一军足挡十万敌!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