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72章 揣测者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道:“爹哪怕只用一分才情,也能辅佐朝廷,安治天下!”

  或许是父子的缘故,这样的吹捧,倒也不显得过分油腻,赵匡义听着,心情都好转几分。

  过去的这几年,在经受持续的试探与打压之后,赵匡义是彻底省悟过来了。这个人城府深厚,性子中也有一股子坚韧,也懂得韬光养晦。

  在这数年中,赵匡义除了日常处置职权内事务之外,把大部分的精力与心思,都花费在研究人心上。而刘皇帝,毫无疑问是其重点研究对象,到如今,“读心术”已然成为赵匡义的日常必修术法。

  观察刘皇帝的言行,揣摩他的心理,并由此总结出规律,把握分寸之间的变化,以此判断朝廷人事变化,政局发展。不得不说,潜心研究之下,还真让赵匡义收获了不少心得,以致于能做到如今的“洞若观火”,朝廷事务在他眼中,仿佛是透明的,往往能被他一眼窥破。

  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匡义也逐渐发现,他对刘皇帝也慢慢地失去了过去的敬畏感与畏惧感。在赵匡义看来,天子的权威,只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上,抛开了这一切,也不过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朽罢了。

  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高高在上的皇帝,同样有诸多不堪处,自私、脆弱,敏感、多疑,寡恩、鲜耻,就是比市井一小民,也强不了多少

  当然,这些大逆不道的认识与见解,赵匡义是一点都不敢对外透露,哪怕是作为承继者培养的赵德崇也不敢泄露丝毫。

  “这等话,可不足为外人道哉,否则置朝堂众贤于何地?”看着赵德崇,赵匡义语气中不无嘲弄,道:“若是被旁人听了去,只怕免不了被人说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是!儿子省得!”赵德崇点头应道,想了想,感慨着说:“也不知此次风波,终将以何结局平息。”

  “此事,也就我父子间议论一二即可,勿与人言,更不许在外边讨论!”赵匡义却板起脸,严肃地对赵德崇吩咐道:“朝廷之事,还轮不到你来操心。你现在需要做的,便是认真在地方历练,积累资历名望,践行治政、驭民之策,其他任何与此无关之事,不要参与,乃至不许议论!”

  见父亲说得严厉,赵德崇自是不敢轻忽,恭顺道:“是!”

  “只是……”顺着话题,赵德崇蹙眉问道:“儿回京已两月有余,下一步去处仍旧未定。”

  “怎么,着急远去?”赵匡义轻笑道。

  赵德崇跟着露出点惭愧的笑意,说道:“儿只是建功立业之心,日益焦切,若是早定去处,也可稍消患得患失之虑,安心在家侍奉爹娘……”

  感受到他言语间露出的急切情绪,赵匡义表情一凝,有些严厉地教训道:“你这等急切心理,务必克制,须知你与那些寒门士子不同,毫无必要争先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