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五章轰的一声_东汉末年生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挖进城里而不知,现在城墙的周围全是埋在地里的大缸,城里的大缸几乎都被征用了。

  冷苞带着兵士来到一处大缸旁边,这里有兵士趴在地上听着,冷苞张口问道:“怎么样,有什么异常?”

  兵士见到是冷苞来了,赶紧站了起来,然后张口说道:“敌人现在应该挖到了城墙的边缘,虽然还是有动静,但没有往前挖多少。”

  一个军司马开口说道:“敌人应该是挖到了城墙的根基,那里非常的坚固而且又深入地下,所以敌人才挖的这么慢。”

  冷苞伸手让周围的人别说话,他蹲了下来,然后把耳朵凑到缸口的上方,能听到一些挖掘的声音。

  冷苞听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说道:“让人昼夜监听这里,如果有异常,就快速的告知我,不可拖延。”

  负责监听的司马立即答应下来。

  到了围城的第十一天,刘璋听敌军不往城墙投掷石头了,他决定亲自到南城墙上查看一下情况。

  刘璋又把许多天没穿的甲胄穿上了,然后来到了南城墙下。

  刘璋先向冷苞问道:“现在敌人挖到哪里了?”

  “回使君,现在他们挖到墙根了,那里非常的坚固,估计改得至少五天,敌人才能挖进城里。”冷苞赶紧回答道。

  “一定要时刻注意敌人的动向,别人敌人挖进城里,而我们还不知道。”刘璋叮嘱道。

  “请使君放心,我派人昼夜轮流监听着,等到敌人挖进城后,我就立即让人挖开,然后用火与箭矢攻击,让地道里的人有来无回。”冷苞自信的说道。

  刘璋听到冷苞的话后非常满意,夸奖了冷苞几句,然后登上了南城墙,看见南城墙有一处掉落了不少砖石,但成都城远比一般的城池坚固,暂时没有塌陷的危险。

  刘璋看完了城墙,心里踏实了不少,现在敌人停止投石,应该也是见到城墙太坚固而被迫放弃了。

  刘璋下了城墙,来到了东城墙下,还亲自在大缸口处听了听,鼓励一下周围的兵士就回去了。

  刘璋这天晚上终于睡了个踏实觉。

  翌日,刘璋伸了伸腰,看见太阳早已经升起了,刘璋感觉今天自己的精神非常把饱满,他让两个婢女服侍自己穿衣、洗漱。

  刘璋刚要吃早饭,一个兵士突然闯了进来,然后说城外的敌军正在集结,看样子是要攻城。

  刘璋听到后也顾不上吃早饭了,穿上甲胄后,赶紧去城墙上查看情况。

  大量的兵马包围着成都城的东侧、南侧、西侧,投石机与简化的吕公车在大军的前方。

  刘璋看见这种情形,他的脸立马就白了,看见敌人要投石后,他让冷苞全权负责守城,然后自己下了城池。

  周露一家五口都在地里,孩子在堆积的麦秆上,为了防止毒辣的日头把孩子给晒坏了,老妇人特意拿出一块相对好的麻布围在孩子的头上,使得孩子看着像个小姑娘。

  周露抬了抬头,已经到了中午了,太晒了,他直起腰来,腰间一阵酸痛,然后开口说道:“阿父,先回去吧,太阳太毒了。”

  老汉也停了下来擦了擦汗水说道:“行了,先回家!”

  周露的妻子这时候才停了下来,转身去看一下儿子怎么样了。

  老汉见妻子还在干,便让妻子别干了,老妇人又抓紧割了两下才停下来。

  他们往回走,来到孩子那里,拿出水囊补充一下水。

  周露喝完水,把水囊口用木塞堵住,然后把水囊递给妻子,他背起儿子,一家人往地头走去。不少百姓都开始往家里走。

  周露一家还未走出地里,“轰”的一声响,有些低沉,但听起来很有力量,不少地里的百姓都停止干活与走路,抬起头看向天空。

  “打雷了?”老妇人疑惑的看着向天,晴空万里,没有下雨的意思。

  收麦子最怕就是下大雨,会让麦子发霉、生芽。

  “不是打雷。”老汉说道。

  “听动静是从成都城传来的,应该是成都城那里发生了什么。”周露开口说道。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百姓也无法改变,我们只需要安心种自己的地就行了。”老汉说完就继续往前走。

  周露听到阿父的话也没有说话,背着儿子就跟了上去,两个女人也拿着镰刀跟在后面。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