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当官才是硬道理_红楼之夺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10、当官才是硬道理

  现在的贾琮早就是过目不忘了,不说一目十行一目三行还是没问题,且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也是一点即通了。以贾琮现在的水平再用功几天过个县试是实在不算难,因为以之前科考来看县试考的是基础水平,府试才会涉及到一些八股策论等,秀才再专业些。

  说来这启国的功名还真难考,尤其是这京城的科考。本朝从开国就有规定,祖藉在外省而居住在京城的京官家族子弟可特例直接在京城参加科考,不用长途跋涉的回原藉。所以每年的科考就是京城最热闹也是最严谨的时候。科考乃国之大事,当然容不得丝毫的错漏。

  本朝科考制度与前朝大体相同,童试每年一考,于二月中旬开始县试,四月初开始府试。若府试考中就是童生,可继续往上科考。超过二十五岁仍不能考上童生的就不能再考了,所以这个世界没有白发苍苍老童生一说。

  其实也对,二十五岁还考不中童生就证明这人的确读书一般,至少绝对算不上天才一类,或者也许读书可以却考不中那只能说这人心里素质也太差了,或者身体不行,怎么算都是难成大事的。

  院式为两年一考,于五月初开考。乡试为三年一考,于九月初科考。春围就是考进士也是三年一考,在冬春交际的二月底,刚好在童试的县试后面。同样的,中童生后三十五岁前考不中秀才的也不能再考了。举人的年龄限制是四十五岁,进士为五十五岁。

  也是因为这样贾政在二十五岁连个童生都没考上才是可笑,还整天装成一副老学究的端方君子,他也就骗骗贾家这群没文化的人。而贾珠十八岁娶妻前就中秀才算起来还真是读书不错了,在普通人中算是小天才一个了,也难怪能娶到国子监祭酒之女李纨。可惜造化弄人,没了贾珠,二房就真没有承担责任的后代了。

  武考秀才也是两年一考,没有县试府试这一关,直接考秀才。与文试一样也是五月初考,只是与文试不在同一年,刚好隔年分开。武秀才对年龄上要严格一点,超过二十五岁未中武秀才者就不能再考了,练武与学文不同

  ,武者学武最快的是在少年和青年阶段,靠着身体元气突发猛进就是那几年,二十五岁都不能学成个什么就证明此人根骨不行,就算再多好药材或再好的教学也是难成宗师的,所以也就不用将资源浪费在这类人身上了。

  由此可见本朝还是挺看重武将的,只是管理职位的基本都是文臣,所以给人感觉武将只要在太平盛世都没太大作用,好在启国内武将比文臣虽逊色点但也差不了太多。

  贾琮决定是今年先考文试,争取拿个秀才,武艺这块要专业些,先准备个一年,明年直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