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宫中来人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润仍旧超过五成!

  如此可怕的利润率,在餐饮行业里简直是个奇迹!

  将来等到土豆大规模栽培之后……

  沈烈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又片刻后,等到芸儿,李婶等人来到了店里,沈烈便打起了精神,将这个好消息公布了下去。

  然后沈烈当场宣布给众人涨工钱。

  每个人的工钱都翻一倍!

  小店里响起一阵欢呼过后,加了薪的帮工们干劲十足,开始忙忙碌碌的准备食材,很快便忙的汗流浃背。

  毕竟每天做五百份盒饭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繁忙中。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上午。

  到了日上三竿之时。

  沈烈便将人分成了两拨,一拨去北镇抚司送餐,他自己亲自带着人,推着平板车,摇晃着来到了午门外。

  果然昨日那小太监带着十几个人,早早在午门外等候了。

  将三百份盒饭交割了过去。

  沈烈便装作擦汗,抬头看了看高大的午门,看着那高大的宫墙之上彪悍的御林军,心中不由得浮想联翩。

  过了午门可就是紫禁城了。

  抬头看着这高大午门,足足十几米高的城墙,各种各样的防御设施,沈烈一时间百感交集。

  这可不是他曾经游览过的故宫,而是真正原汁原味的紫禁城!

  这座城,对应着中古代星象学中天帝所居的紫微垣,更是被天下人奉为世界的中心。

  看着那森严的宫墙,想象着宫墙里那些雄伟的宫殿、秀丽的苑囿、肃穆的佛堂、精美的戏台、灵动的河流……

  沈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很快沈烈又想到了那位正处于叛逆期,脾气十分暴躁的少年天子,便不敢在这午门前多做停留。

  将三百份盒饭交割完毕之后,沈烈便推着平板车快步离去。

  片刻后。

  宫中,司礼监。

  静谧的官厅里,头发花白的大太监冯保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前,翻看着来自内阁的一份奏报。

  司礼监是个什么地方呢?

  这司礼监,本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

  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

  为内廷十二监之首,可以说权力极大。

  尤其是到了大明中后期,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阅。

  这样一来,身为内庭之首的大太监,便可以直接干预大明的中央决策,甚至还掌握着东厂,西厂这样令人畏惧的特务机构。

  皇帝也正是通过锦衣卫,内监,东厂,西厂,牢牢的控制着文武百官,维系着手中的皇权。

  也因此让内廷,锦衣卫和文官集团形成了势不两立的矛盾,演绎出了一段段恩怨情仇。

  静谧的官厅外。

  日正当空。

  大批内监正在忙碌着,从宫外将各种各样的膳食取了回来,很快司礼监的院子里便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盒。

  一个个精美的食盒上写着各家饭庄的字号。

  有醉仙居的,有食为天的……

  这些都是京城里有名的大饭庄,重复使用的食盒打造的十分精美,无一例外都是用上好的红木制作。

  精美的食盒里面有一个个格子用来盛放饭菜。

  在这些大饭庄的红木食盒旁边,还有一堆用油纸包着的杨木食盒,这自然是便宜坊的一次性饭盒。

  眼看着到了饭点,成群结队的内监便从一个个房间里走了出来,开始领取各自的膳食。

  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时期的紫禁城有上万个房间,住了多少人呢,光是太监就有上万名,宫女七八千人。

  再加上皇帝,贵人,太后,皇后……

  整个紫禁城里有着将近两万人吃喝拉撒,规模比的上一坐小县城了,只靠御膳房可满足不了两万人吃饭的需求。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