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3章 厂卫密奏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皇帝低头不语,太后正襟危坐,看着沈烈亲手将密匣打开,取出了一封厂卫从晋地发来的八百里加急。

  此刻沈烈神态木然,将那密报打开,轻声道:“密报……宁河恭翊王挟晋王世子意图谋反。”

  顷刻间。

  本已经十分安静的殿内。

  落针可闻。

  皇太后玉体一颤,冯保眉头微皱,唯独皇帝却好似早已知情,那日渐威严的脸上透出了些许寒霜。

  “再报,锦衣卫千户刀十三,揭发宁河王府不法之事……该人不遵祖训,包藏祸心,招纳亡命,以重金收买本地巡抚,总兵一干大员,且勾结晋党,藏兵于五台山中……反形已具……”

  “再报,宁河王铸造印章,私募府兵,且勾连恶教,共得护卫及经历、镇抚司、千、百户所印,凡五十有八,为置备兵器,又遣人往鞑靼各部收买皮帐,制作皮甲,及私制枪刀盔甲,并佛郎机铳兵器,日夜造作不息。”

  “且该员假传太后懿旨,曰……奉太后之名起兵入京,清君侧,除奸佞,若不早制,将来之患有不可胜言者。”

  这一声声,一句句。

  落在心头。

  顷刻间。

  在这慈宁宫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而随着沈烈将几份密奏递过来,让皇帝,太后,冯公公传阅过后,那空气便好似凝滞的叫人窒息。

  良久。

  随着沈烈躬身退下,垂手站在一旁。

  朱翊钧便抬起头,向着太后轻声道:“母后容禀,因是厂卫上奏,皇儿感到事关重大……如今,朕决意动用内帑,犒赏三军,并暗中布置一切,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话音落。

  李太后玉体微颤,便轻声道:“皇儿……秉公处置便可。”

  朱翊钧便应了一声:“是。”

  这时候。

  皇帝,指挥使便好似有什么默契一般,一前一后的告退,而片刻后,这空旷的大殿内便只剩下李太后与冯保二人。

  一阵冷风吹过。

  冯保忙道:“太后不必挂怀,那宁河王假托太后之名,起兵作乱……无非是痴心妄想。”

  历朝历代,假托皇太后之名起兵谋反的乱臣贼子,那可真是太多了,毕竟清君侧,除奸佞的口号。

  看起来十分大义凛然。

  “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

  这种话听听便是了,从三国时期的高平陵之变,钟会之乱开始,多数乱臣贼子都是这么说的。

  李太后点点头,玉容不变,可心中却早已翻起了惊涛骇浪,她自然不担心皇儿怀疑她这个做娘亲的。

  可是。

  李太后却联想到了别的事。

  她生的皇儿,她还能不了解么,且不论那宁河王,晋王府和晋党到底有没有谋反,可皇帝也表现的太沉稳了。

  这沉稳。

  让她这个当娘亲的心中有些发慌,让她觉得有些陌生。

  “宁河王谋反……还勾结了鞑靼人,白莲教,还在五台山中偷偷的打造军械……”

  这事儿还让锦衣卫打探到了?

  李太后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事儿离奇。

  而此时。

  李太后在迷茫中,却忽然想起了武宗朝,那一场世人皆知的宁王叛乱,心中忽然好似明白了什么。

  “宁王之乱……”

  那能叫叛乱么?

  那就是一场人为制造的闹剧!

  别人搞叛乱都是生怕别人知道,可当年那位猪一般的宁王,却闹的满城风雨,唯恐天下人不知。

  似武宗那般英明神武。

  却一再纵容。

  满朝文武,杨廷和,刘健,谢迁,李东阳,那么多足智多谋的大学士都假作不知。

  从皇帝到内阁,再到百官便好似聋了,瞎了一般,由着宁王瞎折腾,那也能叫叛乱?

  那其实是一场……

  十分诡谲的文官集团,与皇权之争,而那蠢猪一般的宁王不过是受人蛊惑的可怜虫,牺牲品。

  谁在蛊惑他叛乱呐,除了帝师杨廷和之外,只怕武宗皇帝朱厚照,也是始作俑者。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