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狭路相逢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犯,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我平遥标兵本就守土有责,此番随大人出征,生死由命,绝无半字怨言!”

  见这位总镖头神态坚决,而众人身后的城门再次徐徐落下,这时候想回也回不去了。

  沈烈便只好轻声道:“行……走吧!”

  于是东厂与平遥镖局合并一处,迎着官道上逃难的人群,向着长城沿线烽火连天之处疾驰而去。

  “驾!”

  轻骑席卷而去,在官道上留下了阵阵烟尘。

  一个时辰后。

  随着战马的驰骋,骑兵马队赶到了长城沿线,却被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放眼望去,河对岸便是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

  烟火缭绕中。

  遥望远山。

  沈烈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可算知道为什么,大明八十万边军也守不住这九边要塞。

  这大同府北边的长城一线也太长,太宽广了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

  看着那绵延起伏,一眼望不到头的沿线军堡,还有正在燃烧中的一座座烽火台,沈烈不由得眉头皱起。

  “这……”

  这大同北边的防线到底有多长,鬼知道鞑靼人的骑兵到底是从那一段跑过来的。

  防不胜防啊!

  此时。

  身后有人打马上前,是李素素,李常氏等镖局中人,便好似看透了沈烈的心思一般。

  李常氏勒住了马,轻声道:“大人,咱大同镇这一段边城长六百里,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城二十座,堡五十座,火路墩八百余个……烽火台不计其数。”

  沈烈哑然。

  心中无名火又升腾了起来。

  看着这大河,这边塞。

  沈烈怒道:“这么多边城,这么多卫所,百姓,人丁数十万……就这么让数千鞑靼骑兵长驱直入么?”

  就是每人吐口唾沫,也能把鞑靼人淹死!

  四周围一阵死寂。

  沉寂中。

  队伍中有人高声抗辩道:“大人此言差矣,并非我宣大子弟不思报国,实在是……官府赏罚不明,胡作非为,早些年我等血性之人,也时常与鞑子亡命搏杀,可死了白死,侥幸立了功,杀了敌……朝廷的军功赏赐却被层层揩油,到了我等手中……便也剩不下仨瓜俩枣,长此以往……”

  回头看。

  说话的人是刀十三。

  沈烈便沉默了,自然听出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官府赏罚不明,有人贪墨军功,克扣赏赐,又或者喝兵血的大有人在。

  于是这么多年下来,宣大子弟心中那点血性也早就磨灭了。

  又或者麻木了。

  沉默良久。

  沈烈才低声道:“先过河!”

  不远处。

  李素素便抢着道:“从此地向东十里有一座石桥。”

  沈烈点点头。

  便请夹马腹,一扯缰绳,沿着河岸旁的羊肠小道,向着东边的石桥疾驰而去,随着马蹄声疾。

  前方一座石桥遥遥在望。

  却异变骤生。

  前头隐约传来了凄厉惨叫声,石桥上数骑疾驰而出,正在挥舞着马刀,向着背负细软逃命的行人砍去。

  血花四溅。

  行人惨叫着倒下,一轮烈日当空,照亮了鞑靼轻骑手中雪亮的马刀,还有几张丑陋狰狞的脸。

  沾着血的手,伸向了行人背着的包袱……

  几件金银首饰便洒了一地。

  “驾!”

  一声低喝。

  沈烈热血上冲,驾驭着战甲向那正在撒野的鞑靼骑兵疾驰而去,同时将手中的燧发火枪平端,打开了龙头。

  狭路相逢。

  敌骑应变极快,放弃了那几件金银首饰,不紧不慢的从背后取下了长弓,又搭上了一支箭。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