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排队枪毙_兰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没有防弹衣,传统钢铁盔甲除非有一定的厚度,否则对18世纪后期的燧发枪也没有像样的防御能力,穿了等于没穿,所以传统护具没有任何意义,士兵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扛住恐惧,向死亡迈进,向死而生。

  就算战友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就算自己前面和身边的人被打中,血液和脑浆溅到了自己的脸上、嘴里,就那样死在自己面前,也不能后退一步,也不能产生动摇。

  否则,就会成为全队的罪人,会被处决。

  在这种情况下,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一支受过严格训练毫不退避的军队将比没有受到过严格训练的军队更持久、更能取胜。

  毕竟这个时代的战争比到最后就是双方的勇气对决,火枪打完了还要挺刺刀肉搏,没有勇气,这仗就根本打不起来。

  兰芳的军队都经过战火洗礼,也经过内部的高强度训练,士兵们在无限接近真实战场的情况下接受了对抗恐惧的训练。

  赵学宁为此支出了相当大的成本,但是换来的是一支军纪严明、不会轻易崩溃的强军。

  于是在战场上,面对尼德兰人的射击,兰芳军阵方面也有一些士兵被子弹击中,或者被击中腿部,或者被击中腹部,抱着伤口惨叫不已。

  也有人干脆被击中要害、一枪爆头,一声闷哼就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尽管如此,他们身边的、身后的士兵们面不改色,身边的士兵们继续举枪射击,就像是没看到有人战死一样。

  而他们身后的替补者将他们的尸体拖到后方之后,快速补位,和一线士兵们站在一起,举枪射击,面不改色。

  他们的心里未尝没有本能的恐惧,但是严格的训练和战斗经验带来的东西正在猛烈的对抗这种本能。

  战场上的双方在交战的同时,士兵的内心也在交战,每一场作战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

  所以,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固然重要,但是在双方的武器没有代际差别的前提下,军队的训练度和组织度以及指挥官的能力才是决定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

  不过很显然的是,这一场战斗,兰芳军的武器更加精良不说,训练度和组织度也更高,发射的频率更高、速度更快,指挥官的水平也更加优秀。

  四次对射之后,尼德兰人就绷不住了。

  他们手里的枪械出现了大量的故障,人数也大量减少,射击速度受到严重影响,总督古尔德对此毫无办法。

  于是,在尼德兰军损失过大而出现动摇的情况下,赵长安一声令下,骑兵队出击了。

  他们呼啸着向尼德兰军的两翼奔驰而去,从侧后方展开突击,惊慌失措的尼德兰人终于崩溃,不着边际的胡乱放枪。

  对于快速奔驰的兰芳骑兵来说,这毫无意义,只能碰运气,看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