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您对中国产生兴趣了吗?_兰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吉伦特党领导人之一的玛莉·简·罗兰以及她的丈夫罗兰先生。

  两夫妇通过一些渠道得到了一本完整的《共和国》法语版,如获至宝的阅读起来,昼夜不息,很快便成为了这本书的信徒与赵学宁的狂热粉丝。

  他们在与他们的那些信奉共和主义的朋友们的交际之中,不断的用这本书里面赵学宁的一些言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而使得这本书在夫妇两人的交际圈子里得以广泛传播。

  不过对于这本书里的言论,他们也会出现一些分歧。

  比如针对赵学宁提出的“封建王权势力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必须要通过决然的革命行动促使他们了解到他们的时代正在远去,如果他们依然执迷不悟,就必须要用流血的方式彻底埋葬他们,否则革命将无法胜利”这一看法,不少人就觉得赵学宁太过于激进。

  他们认为中国和法国的情况不同。

  赵学宁面对的是野蛮且专制的鞑靼政权,与他不是同一种群,消灭掉鞑靼政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没什么心理压力的。

  但是法国人的国王却是真正的法国人,且他的祖父深受法国人的崇敬,他的家族源远流长,血统高贵,所以是否需要流血还有待商榷。

  随后,在三级会议召集期间,在第三阶级的充满热情的代表们自发组成的布列塔尼俱乐部里,一位年轻的律师高举着《共和国》,热情地向人们宣传赵学宁的共和理念。

  即必须要用流血消灭封建势力,并彻底断绝他们存在的土壤,以维护共和国的理念。

  这位年轻的律师名叫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他并不算资深的共和主义者,但是却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迅速脱颖而出,在数百名布列塔尼俱乐部的成员里很快就进入了排行前二十的受欢迎者的序列之中,并且继续前进。

  他的演说能力一开始并不优秀,很难吸引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他努力练习,快速提高演讲水平,很快成为数一数二的演讲高手。

  他时刻拿着一本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到的《共和国》,言必称兰芳共和国与大总统赵学宁,俨然成为了赵学宁的信徒。

  他公开宣称,三级会议是“国王的把戏”,第一阶级和第二阶级的代表们都是国王的“木偶”,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只是为了加税,他绝不会倾听人民的声音。

  他宁愿把钱拿去给他深爱的玛丽王后购买更多的奢侈的衣物,让枫丹白露宫成为“世界时尚宫殿”,也不会拿来赈济因为受灾而买不起最便宜的面包的灾民。

  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

  对于这样罪行累累的国王,指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得宪政、限制他的权力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武力作为底气,在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生命都很难保全。

  在他的宣传和鼓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布列塔尼俱乐部里的人们产生了共同的想法,认为面对顽固的封建王权势力,或许武力抗争也是一种办法。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俱乐部的成员认为罗伯斯庇尔的言论有问题。

  三级会议还没有一个结果,他就认为三级会议必然失败,这是不理智的。

  暴力流血的革命行动会死很多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应该谈论这种事情。

  罗伯斯庇尔很生气,认为这些人低估了封建王权势力的固执、残忍与狡猾,认为这些人没有亲眼目睹过被贵族当街玩弄致死的平民,所以才如此的麻木不仁。

  面对贵族,法律是如何的无力?

  “直到国王禁卫军的子弹打到他们身上之前,他们都不会醒悟,但是当子弹打到身上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