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李闯出击_兰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八旗骑兵败退之后,兰芳军队没有追击,而是继续沿着河岸向清军大营展开进攻。

  阿桂听闻骑兵战败、无法威胁兰芳军阵,大为震惊,没想到兰芳军队居然有如此强大的训练度,居然能够做到以步制骑。

  这对于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了解到。

  他意识到自己大大误判了兰芳军队的野战能力和武器的性能,眼下已然大事不妙。

  到这个时候,阿桂已经有了退却的想法,想要避敌锋芒,稍稍退却,寻找一座城池据城防守,找到战场上的支点,然后再向紫禁城寻求更多的兵力支援。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弘历的诏令又送到了阿桂的面前。

  这是一份催促进兵的命令,弘历的意思就是要阿桂在七天之内把兰芳军队全部解决掉,收复天津,然后加固防务,进而准备南下。

  弘历还说这不是强迫,但是阿桂必须要知道眼下大清的困难,他统领的八旗精锐是大清重要的战略力量,绝对不容有失!

  要快!要尽快!天津战事不能再拖了!

  于是阿桂知道了,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向前和兰芳军队决一死战并且获胜,要么就是决一死战而后落败、失去一切。

  真是残忍的抉择啊。

  但是没办法,他别无选择。

  于是他召集众将,宣布了当前的情况,号召众将与兰芳军队决一死战,不要辜负皇帝对他们的期待和信任,这是一场不能退却也不能失败的作战,一旦落败,后果不堪设想。

  说实话,到这个地步为止,清营众将都还有点不能接受现实。

  因为不管是战前还是战时,哪怕是骑兵落败之前,他们都不觉得他们站在了劣势上,他们至少是进攻方,正在进攻天津,把兰芳军队压着打。

  可现在,感觉局势急转直下,忽然间变成了他们被打、兰芳军队进攻的状态。

  根据情报,兰芳军队不满万,大约只有七八千人,还有二十多艘战舰,顺着河道就往清军大营来了,清军无法阻挡他们的前进,只能加固河道封锁,避免兰芳炮舰给清军大营造成更大的损伤。

  另一边,阿桂安排大量炮兵依托大营构筑炮兵阵地,抢占优势地形,准备迎击兰芳军队。

  到这个时候,阿桂也发现了和珅给他使的绊子。

  军队里以和琳为代表,但凡是与和珅派系有所关联的军将所统领的部队,都能得到质量比较好的鸟枪火炮和火药。

  而跟他关系更加亲近的军将所统领的部队所得到的都是些有瑕疵的次品,火药也是良莠不齐,有很多潮湿不堪用的。

  良品有,但不多。

  全军供应粮食倒是没有差池,但是在武器供应方面,阿桂的确感受到了和珅的恶意。

  他有点生气,但也知道这个事情没法儿细说,他反而会说,和琳难道不是你的部下吗?

  那正好,阿桂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反正到这个地步了,我死不死不好说,但如果我死了,我的部下们也应该跟着我一起战死殉国才对!

  阿桂立刻下令和琳为首的几名将领率领各自所属部队往前线构筑炮兵阵地,准备第一波和兰芳军队交火,为大军整顿、集结兵力争取时间。

  因为兵力太多,传达命令、整顿军队、集结兵力、向战斗位置靠近等等步骤都需要时间来执行,就算是比较精锐的京营八旗,在这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传达。

  和琳等人接到命令之后,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差事,但是也没想着逃避。

  和琳与和珅的性格不一样,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和琳的确有点好勇斗狠的性子,与性格圆滑的和珅比起来,和琳更有武将的感觉,很勇猛,敢于战斗。

  兰芳军队的确强大,但是和琳并没有想着临阵退缩,他反而觉得这是他的机会。

  为国家建功立业、报效皇恩本就是他的人生理想,眼下机会就在眼前,怎能放过?

  尽管骑兵战败,但是和琳觉得这正是他证明自己的时候。

  于是在和珅派系的军官们向和琳询问的时候,和琳大义凛然的发表了一通演讲,然后召集本部所有炮手带着火炮火药上了前线构筑炮兵阵地。

  其他人一看,和琳都上了,他们能不上?

  那和珅不得把他们全都弄死?

  于是全都硬着头皮上了。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