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章_风筝(断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党国沦落如斯,我党各位同仁难辞其咎!”回身

  一指赵W之基碑,杨旭东的情绪愈发激动,“可简之兄不一样,他让世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

  国民党员!什么才是忠诚的三民主义信徒!国家已经不属于我们,我们颠沛流离,处境也正像

  共党宣传的那样:愷愷然如丧家之犬。可是我们真就不行了么?丢拝江山难道还能再丢拝气节

  吗?不能!绝对不能!至少我杨旭东就办不到!不就是一个死吗?又能怎样?既然简之兄不怕

  ,难道我会怕么?保密局的爷们是被人吓大的?我,”一指自己的头,杨旭东红着眼睛喊道,

  “就要告诉共产党:看看是他们的子弹硬,还是老子的脑壳硬!”

  杨旭东绝对不是善男信女,这一点,他已用事实向世人说明了一切。在随后的几日内,山

  城各县、区均遭到突如其来的破坏和打击。其中最著名,性质也最严重的事件,便属山城下辖

  的瑜川县“甘泉村慘案”。

  甘泉村地处武陵山南麓,是一座以农耕为主的土家族小山村。杨旭东原本并未将这名不见

  经传的小地方放在眼里,可这座在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的山村,其村民却在杨旭东率队转移途

  中,主动袭击了他。

  甘泉村土家族人在解放前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大清帝国的时候,被辫子兵欺负,民国时期

  ,又经常被国军找茬收抬那么几下子。有人统计过:甘泉村村民过去最常见的病症,就是妇女

  房频发性淤血,小孩耳根子肥大和男人后屁股“脚印形”结締组织增生。按理说,尊老爱幼

  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谁也不会闲着没事总拿少数民族寻开心,但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村民世代

  受压迫的命运呢?呵呵,问题就在于:这些少数民族同胞生产的农作物非但不是粮食,反而是

  大名鼐鼐的罂粟。

  从甘泉村熬出的大烟資那是赫赫有名,不但畅销四川,而且还随着出川抗战的川军,享誉

  了全国。从前清时代村民祖上接赃鸦片开始,直至四川解放,熬制大烟資的村民从来没富裕过

  ,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共产党来了以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翻身等运动,甘泉村民的日子

  总算有了盼头,怀着对共产党感恩戴德的心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当然,

  他们不再种罂粟,而是改种了玉米。

  杨旭东和这些村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原本马勺也不可能碰到它这口锅沿。可村民则不同

  ,他们一见到国民党,就不由自主产生某种条件反射性恐惧。如果在过去,村民们大不了装

  作哑,能忍即忍,甚至乖乖送上耳根子、屁股蛋子。现如今有了共产党擇腰,那一切可就不一

  样了。

  村里联防民兵当即向四邻八村发出战斗警报,并在政府下乡土改工作队的率领下,迅速占

  据有利地形,与国军展开殊死顽强地较量。

  历史再一次证明:杨旭东并不是个省油灯,他一见形势对自己不利,立刻下令撤退,并于

  当晚,趁村民们唱歌跳舞狂欢胜利的时候,悄悄将甘泉村团团包围……

  除了强奸、放火和抢劫,杨旭东基本上什么都干了。他将共产党下乡土改工作队和民兵干

  部绑在树上,红着眼睛用刺刀一一挑死;他将那些基干民兵扒光农服,一边用“人不犯我我不

  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道理进行“批评教肓”,一边使劲踹他们的屁股蛋子。“你们吃

  不上饭,造民国的反,那不是我杨旭东的锴,我杨旭东也从未沾过你们一粒粮食!凭什么打伤

  我兄弟?招你们惹你们啦?”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