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0章 匮乏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炮,锻造武器等,前前后后亦花费、折粮两万余石。”

  “补种、救灾、灭蝗等事宜,更是无底洞。前后花费、折粮七万八千九百石。”

  “官吏俸禄二州十七县,合计四千二百石。士卒一十五营人马,共发放军饷米九万七千六百石,饷银一万二千两,黄豆、黑豆等五万余石,草四十五万束。”

  “此外,由于去岁欠收,百姓多有青黄不接,借种借粮者,亦有四万八千石有余。赈灾放粮者,亦有六万石之数。”

  张顺闻言心算了一下,居然已经花费出四十五万石有余。原本义军积攒的八十万石粮食,几乎耗尽大半。

  剩余虽然还有三十五万石之数,一则前线军粮要有积存,二则各地仓库亦要有所储存。

  所以实际可动用之粮也不过二十万石罢了,确实是应该考虑粮食的问题了。

  不过,张顺也不是吃素的,不由问道:“为何折粮甚多,原本应当发放银钱的地方,怎生折算了粮食?”

  比如军饷、俸禄和部分杂项支持,本该使银钱才对啊?

  “舜王有所不知!”张慎言接话道,“此事乃我和吕先生、宋先生和红夫人议定。”

  “去岁河南欠收,百姓多无余粮,原本义军需要大量赈灾才是。”

  “刚好义军粮草正多,我等便想出来一个以‘折代赈’的法子。”

  “具体办法就是把原本需要发放银钱的支持,可以按照一两三钱一石的价格折算银钱。”

  “由是既可以减少义军支出,又可以平抑粮价,以免民不聊生,破产,难以为继。”

  “唯有实在是既无田产,又无银两财货之用者,尽量以‘工代赈’。实在没有办法者,才不得已发放米粮。”

  “哦?”张顺闻言一乐,“这法子不错!”

  这个时代的人,居然懂得用经济手段来改善民生,殊为难得!

  “对了,我之前不是和诸粮商约定,今年三月左右,再送来八十万石吗?如何没有动静?”张顺经过日常繁杂事务的锤炼,虽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记忆力也非常出色了。

  张慎言、吕维祺和宋献策相识一眼,不由苦笑道:“这就是我们几人弄巧成拙的恶果!”

  “此话怎讲?”张顺奇怪道。

  “舜王有所不知,去岁秋粮本就收成不好,又被我义军购买、消耗了几十万石,北方粮食愈发不足。”张慎言讲述道。

  “特别是边地粮价益高,据闻土默特、袄儿都司等地发生饥荒,粮价飞涨。”

  “原本答应给我们送粮的王清之、蒲州王氏等商人,现在一心往边军和蒙古、后金走私尚且自顾不暇,哪里有闲心往我等这里卖粮?”

  “这……”张顺一听明白怎么回事儿,这是自己的“粮食战”初步见成效了。

  整个北方粮少钱多,可不就粮价飞涨吗?

  自己治下本就是产粮区,且靠近湖广、南直隶等主产粮之处,又加上义军平抑粮价。

  这样的地方没有为粮食输出区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吸引粮商往此处卖粮?

  “现在我们还有多少银两?”张顺想了想,觉得还得依靠银子来解决问题。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