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8章 安内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力如何?”黄得功闻言不由面露为难之色。

  “见过黄将军!”就在后金兵出现在辽阳城北之际,崔、韩两家派出了各自的才俊。

  屯田和士卒是卫所制的根基所在,一旦卫所制崩坏,那么明军的战斗力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若是还有几分心气儿者,还恩养了三五百家丁;想安享富贵者,早已经刀枪入库、放马南山……”

  单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说,经济地主确实要比军功地主的生产效率要高,但是从战争角度来说,情况则相反。

  “本将手底下虽然只有一营人马,不过援军马上就到了。只要咱们守住辽阳城数日,便是大功一件!”

  比如韩氏出身于定辽中卫,而崔氏则出身于位于凤凰城的定辽右卫,已经投降老奴的祝家出身于定辽前卫,王氏、段氏等族出身于定辽左卫和定辽后卫。

  明太祖精心设计的卫所屯田制度,如今几乎败坏殆尽,卫所下军士和屯田早已经被瓜分一空。

  故而很快明朝的官吏们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大肆侵占屯田,奴役士卒。

  那韩轩见大家都表了态,不由连忙接话道:“我韩家虽然不如李崔二家,却也有嫡支一十八口死于鞑子手中。”

  “如今既得舜王义兵相助,我崔家派来兵丁四百六十七员名,俱听将军调遣!”

  “将军若想固守此城,请诛城中祝氏、王氏、段氏等数家通鞑者,然后可守!”

  “其屯田沦为各级官吏私业,其旗下军士沦为将领奴仆。”

  “将军本是辽东卫所出身,如何不知这制度早已经败坏。”

  “其中李壮士驻守北面和西面,崔壮士驻守东面,韩壮士驻守南面,本将居中,带领主力随时支援,诸位以为如何?”

  “我们崔家凡二十一口,死于鞑子手中。我们阖家上下都记着呢,记得清清楚楚!”

  “好,李兄说的好!”李延庚话音刚落,崔明不由开口接话道,“鞑子残暴不仁,是时候血债血偿了!”

  崔家的崔明长得比较壮实,满脸横肉;而韩家的韩轩却是一个精瘦儒雅的年轻人。

  黄得功话音刚落,李延庚连忙接口道:“将军且把心放在肚子里,我们李家手底下还有八百精兵,我一个不少的献出来!”

  “这个时候,大家也不要藏着掖着,守住辽阳城,才能奢言其他。”

  但看这崔、韩两家,各拥三五百兵丁,如果祝、王、段等家亦是如此,这三家怕不是有千余之数。

  这倒不是他不想对祝、王、段等势家动手,而是担心其实力过盛,弄巧成拙。

  四人计较已定,黄得功正要分享一些情报。

  “都坐吧!”黄得功示意了一下,率先开口道,“鞑子是什么德性,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就不用本将多说了!”

  而像王氏、段氏之流,几乎完全放弃了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家族,则进化为经济地主。

  大片的良田要分给大头兵,一个个健壮的劳动力,天天要进行训练,执行军事任务,“浪费严重”。

  “祝、王、段三家之中,以祝家最强,其手中共有三四百精锐。”李延庚闻言连忙开口道。

  黄得功一听此言,顿时反应了过来。

  纯以经济论之,养兵养卒,本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只是这辽阳城大,难以面面俱到,还请三位征调城中丁壮协助守城。”

  “好说,好说!”李延庚和崔明、韩轩等人对视一眼,顿时不由大喜道。

  原来这几家之间,除了公事以外,也颇有些私怨。

  这些势家同处一城,往常难免有些龃龉。再加上相互争夺兵丁、屯田之际,更是大打出手。

  如今不仅大仇得报,更是能够借机吞并其人口土地,实在是一举两得,双喜临门!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