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5章 查,给我狠狠的查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奸妹”。

  结果这事儿闹得很大,直接把内阁首辅温体仁、大学士吴宗达和工部左侍郎刘宗周、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一干人等牵扯了进去。

  结果,那刑部尚书冯英判了一个“郑嫚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又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云云。

  为此冯英遭到了崇祯和内阁的不满,若非义军攻入城中,恐怕自己不久就会丢官罢职,而那犯人郑嫚也要遭受千刀万剐之刑。

  “这也要翻?”张顺摇了摇头下令道,“着薛国观将此案宗誊写一番,递上来备查,然后让冯英重新草拟一份判词呈上来再说。”

  “殿下,这.这明显于理不通.”田秀英还道张顺没有明白其中关窍,不由连忙提醒道。

  郑嫚舅舅吴宗达的证词,说什么“嫚薄于吴宗达”,中书舍人许曦的证词,说什么“受人指使”,甚至证人邻人杨氏的证词,辩称什么“两家争购房屋而结怨”云云。

  说起自己来,一个个都是正人君子,清正廉洁。

  说起别人来,一个个都是奸诈狠辣,颠倒黑白。

  连傻子崇祯都知道谁是谁非,难道本王看起来还比崇祯好骗不成?

  张顺想了想,这才下令道:“先这样吧,把鱼饵挂上去,才有鱼上钩。让他捋一捋案宗,有了疑点之后,再行重审!”

  开什么玩笑,重审?重审个屁!

  现在的张顺坐到了崇祯原本的位置,感同身受之下,终于明白明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了。

  朝臣结党相互攻讦,以至于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这件案件中的疑点姑且不提,但看这时间点,刚好时值崇祯八年、九年内阁大洗牌之际。

  原来的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王应熊、何吾驺、钱士升、文震孟和张至发七人,很快就变成了温体仁、张至发、林焊、黄仕俊、孔贞运和贺逢圣六人,一下子换血了一大半,足见其激烈程度。

  若张顺所料不差,经过这一案,定然是以温体仁为首一派大获全胜而告终。

  当然,其实事实和张顺所想还是有些出入。

  在这一役中,温体仁一派损失了吴宗达、王应熊两员干将,而另一派折损了钱士升、何吾驺、文震孟三人,可谓是一场惨胜。

  这一次若非是义军攻陷了北京城,温体仁提前“殉国”,在原本历史上不倒翁温体仁很快也会被次辅张至发搞下台去。

  在义军入城以后,经过张顺一番辛苦,好容易召回了张至发、黄仕俊、孔贞运和贺逢圣四人,再加上一个主动投靠的薛国观,新组了一个内阁。

  结果这一个内阁整天正事不干,相互攻讦。

  薛国观、黄仕俊指责张至发、贺逢圣包庇前朝勋贵,国之大蠹;张至发则和贺逢圣指责薛国观、黄仕俊包庇贪官污吏,国之大奸。

  独独一个孔贞运,不参与其中,反而没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