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4章 炮战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论火炮数量,其实义军不如明军远矣。

  比如戚继光所编制的一个标准车营,有士卒三千人左右,装备大将军炮八门,火箭四位,弗朗机一百二十八门。

  孙承宗所编制的一个标准车营,有士卒六千余人,装备大炮一十六门,灭虏炮八十门,弗朗机二百五十六门,共计火炮三百五十二门,火力密度极其可怕。

  然而义军一个标准营,有士卒三千人左右,不过配备野战炮和黄金炮各五门而已,其他灭虏炮、弗朗机不占编制,仅仅作为主力火力的补充,火炮数量远低于明军。

  但是,若论起火力强度,则绝对不在明军之下。

  别看明军火炮众多,其中弗朗机不过是口径一寸左右,用来发射霰弹的“喷子”而已。

  灭虏炮大多是口径在一寸六分至两寸二分三分左右的小型红夷炮,能够发射鹅卵大小的炮弹。

  唯有“大炮”,大多是九磅至十二磅之间锻造“大将军炮”,功能和义军野战炮、黄金炮相似。

  只是义军野战炮乃是标准十二磅火炮,黄金炮乃是标准二十磅火炮,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超明军“大将军炮”。

  不是明军不明白大口径火炮的威力,也不是明军无法制造同样大口径的火炮。

  实际上因为义军火炮犀利,就连孙传庭在担任山西巡抚期间,仿制过几门,但是最终都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太过沉重,几乎和红夷大炮相差无几,实在是不便机动。

  而就这样几门比一般红夷大炮轻了不少的火炮,即便运到战场,对明军来说好像也作用不大。

  与其如此,何必继续使用重量更大,威力更强的红夷大炮呢?

  结果等到孙传庭接触到义军的炮兵以后,这才彻底明白义军的用法和明军的根本区别。

  兵法曰:“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义军用炮之法亦然。

  先以道路通过能力计算,得出火炮最大重量不能超过两千斤。

  然后再以此为上限分别设计了黄金炮、野战炮和飞彪铳三型火炮。

  然后再讲这三型火炮分别按照在特制的炮车上,配以炮手十人,骡马十匹,自然行动自如、运转如飞。

  而其中十名炮手皆在军校受训,各司其职,无论射击速度、准确度都远超一般炮手,自然在炮击中也能占据优势。

  “开炮,开炮!”等到敌人进入二百丈,尚未进入明军射击炮表之内,义军早架起了火炮,开始向对面开火。

  这时代火炮精度有限,四百丈距离不过能击中屋子;二百丈顶多也只能击中马车大小的物价,根本无法击毁对面的火炮。

  所以义军的目标根本不是对面的炮兵,而是炮兵后面横列的火铳手。

  野战炮的炮弹猛地飞到火铳手阵列中,其中三四枚击中了目标,大概有七八个火铳手和后面五六个长矛手,当场一起被打成了数段,血块、内脏流了一地。

  吓人倒是挺吓人,明军阵中也响起了一阵骚乱。

  随即在军官的呵斥和鞭打下,慢慢的又平静了下来。

  原来明军阵型很薄,即便被实心弹击中了,其实也伤亡不大。

  而能够密集杀伤的霰弹,射程不过二百余步,哪里够得着二百丈之外的火铳手?

  “不太好办呐!”张大受皱了皱眉头,不由自言自语道。

  按照他多年的作战经验,搞不好需要强攻了。

  如果不拿下当面的火炮,一旦被其近前,阵型密集的义军就会变成了火炮靶子,那后果不堪设想。

  “急什么,好戏还没有开场呢!”孙传庭闻言微微一笑,不由安慰道。

  “我听说那朱燮元平定西南,号为名将,今天我倒要见识见识他的成色如何!”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