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6章 河渠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曾跟来。

  所以那张缙彦清唱了几句,发现众人连个表示都欠奉,只好尴尬的停了下来。

  “过去看看!”毫无审美水平的张顺,不知道自己竟然错过了“明末张学友”,只是兀自下令道。

  不多时,众人来到泾水岸边,张顺仔细一看,却发现滚滚泾水河岸分别有两处渠口,皆高出泾水河面一丈有余。

  “这是怎么回事?”张顺不由奇怪道,“这渠口如此之高,难道还能筑坝拦水不成?”

  张顺之所以有如此底气前来,就是因为他前世曾经参与过大坝的建设,觉得实在不行,在泾水建一座拦河大坝,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不知秦王所言大坝是何物?”张缙彦闻言摇了摇头道,“以吾度之,此地渠口原本低于河面,只是千年以降,河面日沉,以至于渠口高耸,盖与今日广惠渠无疑矣!”

  张顺闻言皱了皱眉头,他已经数次听到张缙彦说起河水下沉之事,这是怎么回事?

  他盯着滚滚的泾水看来半天,突然反应过来了:难道是河水下切?

  其实若不是张顺前世从事建筑工作,刚巧参与过一座小型河坝的建设工作,他定然想不到其中的奥秘。

  事实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泾水从山谷中奔流而出,流水较快,所以会不断的侵蚀河床,以至于出现河水河面逐渐下降的情况。

  等到后世,郑国渠引水口已经高出泾水河面五到七米,以至于一度有人认为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拦河大坝。

  “走,去上游看一看广惠渠渠首!”张顺心里琢磨了半晌,觉得自己也无法可施,不由下令道。

  于是,众人便沿着泾水河岸一路向张家山走去。

  不多远,果然又见一引水渠口,张顺不由问道:“这便是广惠渠渠首了吧?”

  不意张缙彦居然摇了摇头道:“此乃唐代三白渠引水口!”

  于是众人又复行数百步不等,又见一渠口。

  张顺这一次吸取了教训,不由问道:“此为何渠?”

  “此为宋代利丰渠!”张缙彦叹了口气道,“郑白渠口废,复掘三白渠,三白渠口废,复掘利丰渠,如今广惠渠口又废矣,为之奈何!”

  张顺闻言也不由心有戚戚,千年以降,泾水不断的下切。

  而关中五省的百姓为了灌溉农田,一代又一代的人竟然沿着泾水往上游一路开凿过去。

  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实在是让人感慨不已。

  众人行进了数里,果然又看到一处引水渠口。

  “此乃广惠渠渠首也!”这一次张缙彦终于肯定了张顺的猜测。

  只见那渠道不过两米宽窄,在张顺看来几乎毫不起眼。

  甚至它和千年以前的郑国渠引水口相比,都狭窄了不少。

  张顺默默的走近一看,却见此渠朴实无华,只是河渠两岸皆是被河水冲刷光亮无比的石壁。

  若是不仔细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