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道歉送银_红楼之旁支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拿上十两银子,亲自送到那璘哥儿府上去。

  到底也是个没了老子娘的,这会儿又受了伤,心中难免还有怨气。且叫他好生养着,莫要说族里亏待了他。”

  “是,奶奶!”

  平儿点了点头,便起身去了里间拿银子去了。金氏见状,只得悻悻然站在边上,不敢再说什么。

  …………

  这边贾璘刚回到后廊胡同,让那丰儿不用送了先回。且还未步入家门,便见旁边的门口走出一人。来人头戴蓝色方巾,长挑身形,看着有些熟悉,待看清是贾璘时,那人呆愣了片刻,随即走上前来,拱手道:“璘大叔,你可回了,方才你舅家来人寻你,瞧你不在家,留下口信,让你明日去舅老爷家一趟。”

  舅老爷?

  贾璘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前身好像是有一个舅舅住在几里外十字街的后头,母亲去世之时。还托舅舅一家代为照顾,只是前身舅舅性格老实,素来怕老婆。偷偷接济了几次被舅母发现大吵大闹,便也就少了往来。

  前身也素来不喜欢那位舅母,因此若无重要的事,一般都不会登门。怎么今日又寻了过来。难不成还真有什么事?

  贾璘正思索间,便见那报信之人朝他点了点头后,转身便要离去。

  “芸哥儿?”

  贾璘心中一动,不假思索的喊道。

  那人微微一怔,随即转过身来,诧异地看了贾璘一眼,笑道:“怎么的,璘大叔可还有吩咐?”

  贾芸,果然是他!

  根据记忆,他已经认出了面前这个人,原著中与他一样同是贾府的远支族亲。

  贾芸此人口才了得,之前在看原著之时,对贾芸给王熙凤送礼的那段剧情,记忆尤深,此人也算是贾家中,稍微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无事,替我向你母亲问好!”

  贾璘微微点了点头道,贾芸比他小一辈,虽然年级比他大上三岁,但是在这个时代,自己可以算是他的族叔,这般说倒也不违和。

  贾芸微微一愣,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在他的记忆里,自己这位年级不大的族叔,素来性子懦弱,不善与人言谈,因此前日里相传还在族学里遭人欺负,被人拿砖头打昏了过去。

  如今却像是改了性子一般,不过他到底是反应快,朝着贾璘微微躬身,道了一声好,便转身往家走去。

  看着贾芸走远,贾璘这才回过神来。摇头轻笑了下,开门步入自家老宅。

  他刚才还在想,这贾芸在原著是个又能为之人,将来说不定能为自己所用,可是这种想法,进屋后转眼间便被击溃。

  他如今还是十三岁的少年,一无钱财在手,二无功名在身,难不成还能振臂一挥,就让人来投?

  别人叫自己一声璘大叔,也是辈分之因。说不定心里怎么想?

  倒是自己想的多了,如今家道中落,家里又只有自己一人,当务之急,还是想要想办法弄些营生才是。否则没有银子在手,如何谈顶门立户、科举举业,便是维持生计都是难事。

  那族学他已是不打算去了,贾族义学里贾代儒年事已高,贾瑞又不管事。想来并不是读书的好去处。不如就在自家找点营生,图个逍遥自在。

  这般想着,贾璘便开始在心中琢磨起来,前世闲暇时也是喜欢读些杂书,对于香皂、玻璃、蜂窝煤、水泥等东西的制作过程,有过一些了解。

  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将这些东西制作出来,但凡能弄出一个来,也是一个了不得的营生。

  还有就是抄书,大乾朝与明清时期颇为类似,出版业务较为完善,许多穷秀才,没有家底的读书人,都会选择写一些话本小说,挣些银子维持生计。

  这种做法,即便是将来科举高中入朝为官也不至于被人嘲笑,且不失为一桩美谈……

  贾璘心中闪过诸般念头,最终决定还是从抄书入手。如今自己身无他物,又无人庇护,即便是弄出了玻璃,香皂等物件,恐怕也是怀璧其罪,还是先抄书,挣些银子,到时候找一个老师,好好准备明年的县试才是正道。

  做完打算,贾璘当即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正待这时,大门的门环再次被扣响,一道清脆动听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璘大爷……在家吗?”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