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一百亿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一百亿

  初夏六月,正是热气蒸腾的时候。

  火箭研究院还在为火箭的回收技术而努力,力求将火箭的回收率提升到百分之百。

  陈仲琰带来了一个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好消息。

  研究院会客室之中,火箭研究院的主要责任人以及陈仲琰都在一起。

  这一次陈仲琰过来,主要有两件事情和火箭研究院相关。

  “北斗一期建设工程马上就要开始了,第一颗卫星的发射工作估计还是要落到你们的头上。”

  陈仲琰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有些淡定的说道。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没什么悬念的一件事情,国内目前在火箭载重和成本方面,很少有能比得过火箭研究院的存在。

  且不说火箭研究院最新研究出的“鸿雁”火箭,单单是之前研制出的长三乙火箭,就是在国内傲视群雄的存在。

  因为北斗一期工程的三颗卫星,全部都是高度为36000KM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这就对火箭的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毕竟卫星要被火箭发射到GTO轨道之后,才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转移到地球静止轨道上面去。

  而长三乙火箭的GTO运力为5.2吨,能够比较轻松的将北斗卫星推送到GTO轨道之中。

  至于“鸿雁”火箭的GTO运力更加夸张,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0.3吨!

  也就是使用“鸿雁”火箭一次性就可以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无论是从建设速度,还是发射的经济性来说,都要比长三乙火箭好太多。

  当然“鸿雁”火箭虽然刚刚经历了一次实验性质的发射,但是具体安全性如何还有待考量。

  长三乙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执行过两次实际的卫星发射工作,而且除了第一次发射之后,后面几次发射的成功率都是百分之百!

  “北斗一期工程准备怎么发射?一颗一颗的打上去,还是要一次性打上去?”

  张星扬问出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关系到火箭的选择问题,以及建设的周期问题。

  “我们目前的规划是首先打两颗上去,至于第三颗要看前两颗卫星的运转情况进行调整。”

  北斗一期工程的建设规划,还是比较保守的。并没有直接打算将三颗卫星一次性地发射上去。

  虽然一次性发射三颗卫星能够很快地建成北斗一期工程,但是整个项目能够进行调整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

  而且北斗一期本身就是探索性质的验证项目,一次性完成几乎就失去了验证的机会。

  “要不要考虑一下‘鸿雁’火箭,价格便宜!”

  既然有机会,张星扬顺势就推销了一下刚刚研发完成的“鸿雁”火箭。

  “你们现在的发射成本大概是多少?”

  陈仲琰也是真的对“鸿雁”火箭感兴趣,毕竟这型号火箭的名称都是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