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1 章 寒江渡雪(三)_东厂观察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金台大议不同,次此太和殿面讯,并没有召朝京官入宫,只有内阁的几位辅臣,并三司首官在班。殿内的御座后也没有悬帘帐,太后身着常服坐于易琅右首,皇后面色憔悴,虽已十分装扮,却仍遮不住面上的病色。她一直垂着头没有说话,直到听到殿外传来镣铐拖曳的声音,才慢慢地抬了眼。

  何怡贤等人被押解入殿,匍匐在龙首香炉下面。

  何怡贤跪不起来,锦衣卫只好将他的上半身架起。他的牙齿因刑讯而落了几颗,额头青肿,囚衣褴褛,手臂无力地耷在锦衣卫的手上。

  看见太后只是苦笑着喘咳了几声,什么都没有说,反是他身后的胡襄,朝前膝行了几步,伏在何怡贤身旁,惨唤了一声,“老娘娘啊……”说完便端着镣铐低头呜咽起来。

  “行了,像什么样子。”

  太后轻斥了他一声,抬起手,示意锦衣卫退下,摇头叹了一声,对白玉阳道:“是这些奴婢不肯招认?你们动了刑。”

  白玉阳回道:“是,臣等曾依律刑讯。”

  “他们认罪了吗?”

  白玉阳道:“胡襄等人已认罪,何怡贤几次翻供,其言已无可信之处。”

  太后看了邓瑛一眼,“此人呢。”

  “邓瑛……”

  白玉阳顿了顿,“此人三次堂审,皆不改供,三司的审官认为,其供词可信,遂未动刑。”

  太后皱了皱眉,“他们犯了大罪,你们按律处置,这到也没什么。只不过……”

  太后指向何怡贤,“他们这些人里头,有些人是跟着伺候过先帝的,先帝魂犹未远,即便是死罪,处置之前,你们也不该让他们太难看了。”

  白玉阳与杨伦相视一眼,都没有应话。

  贞宁帝在位时,即便言官上奏弹劾地方任上的宦官,也不会由地方司法审理,大多要由锦衣卫押解进京,交镇抚司问罪,这也就是所谓的‘皇室家务事’。金台大议那一日,朝京官皆在,迫于群臣的压力,太后也不得不同意庭杖。但那也是内廷主子对奴婢的处置,和刑部的刑讯是不一样的。

  杨婉那一个‘刑案和宫廷秘辛的界限是否清晰’的问题,正是点在此要害之处。

  此时众官都不好说话。

  杨伦看易琅正看着自己,便向他轻轻地点了点头。

  易琅随即站起身,转向太后道:“祖母,他们犯的是伤及国本大罪,功不抵罪,不能讲情。”

  太后听后,并没有驳易琅的话,也没让白玉阳再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厂观察笔记》最新章节第141章寒江渡雪(三),网址:话,倚身道:“既如此,哀家就不多言了,皇帝问吧。”

  太后的话音刚落,何怡贤忽然呕心呕肺地咳起来,在场的官员都侧目朝他看去。他咳得眼底充血,浑身抖耸,若不是被人架着,恐怕早已扑摔在地。

  锦衣卫将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