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章 郑经薨逝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太这个妇道人家还懂点道理,她无缘无故去反对,岂不是会被人说头发长见识短。

  “伱们呀,自己去找郑克臧说这事,老身管不了,少捞点钱,不会死的。”董国太拄着拐杖说道。

  一大把年纪了,少管点事情,多活几岁。

  董国太近来已经比较佛系了,不知道是因为明郑众正盈朝,蒸蒸日上,还是别的原因。

  郑聪等人眼见解决不了问题,便对郑克臧越发埋怨起来。

  1681年3月,正当郑克臧沉醉于摊丁入亩在东宁府全面推行的喜悦中时,一则消息给了他当头一棒。

  “殿下,王上病重!”侍卫毛兴闯进了郑克臧的书房,将这则不幸的消息告诉他。

  当即,他整理自己的衣服,将妻子陈妃和弟弟郑克塽带上,匆匆忙忙去探望郑经。

  有些历史可以改变,有些历史不可逆转。

  长期蓄意挥霍生命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郑经的健康,他的生命之火此时已随时要熄灭。

  来到郑经的病榻前,郑克臧和郑克塽眼圈一红。

  只见郑经已经无法起身,蜡黄的脸跟死人似的。

  “吾儿不哭,人总会有这一天的。”郑经用低微的声音说道,他早就预料到自己大限将至。

  “钦舍,你岳父和武平伯过来了吗?”郑经用尽力气说道。

  “我岳父马上就过来,武平伯我已经派船去吕宋接他回来了,请父王放心,一定没事的。”郑克臧擦干泪水说道。

  他虽然是穿越客,几年过去,也和郑经产生了父子情,郑经确实偏爱大儿子。

  或许是因为郑经真心喜爱原身母亲陈昭娘。

  郑经点点头,随后晕厥了过去,郑克臧赶紧让太医们给郑经把脉,尽人事,听天命。

  随后的几天里,郑经进入了弥留状态,晕晕沉沉,有意识的时间越来越少。

  坚持了大概十天,刘国轩收到消息后,一路坐快船,成功从吕宋赶了回来。

  刘国轩是真的把郑经当主公,他这辈子浮浮沉沉,多亏了郑经一路提携他,否则哪里能到这一步。

  公元1681年3月17日,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郑经突然清醒了过来。

  他感觉身上又有了点力气,赶紧召集了郑克臧和陈永华、刘国轩、邱辉等重臣。

  没多久,众人便来到郑经面前。

  郑经喝了口药汤,精神奕奕。

  “复甫,孤的印玺和宝剑就在桌上,从今天开始,就交给监国了。”郑经开始交代后事。

  说完,旁边的老太监,留着泪水,将东西递给同样伤心至极的郑克臧。

  “钦舍,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泪,我记得这是近卫军的口号,你怎么忘了?”郑经笑道。

  没等郑克臧回话,郑经絮絮叨叨道:“这辈子父王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成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大业,但父王永远相信,你可以帮父王完成这个心愿。”

  郑经对郑克臧充满信心。

  郑经的声音逐渐微弱,他趁着自己还有力气,赶紧转头对陈永华等人嘱咐道:

  “复甫,观光,老邱,我们四人反清反了一辈子,路子越走越窄,如今我看钦舍有点希望,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听到郑经的交代,两人顿时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都是一起打生打死的,算得上战友情,此情此景,如何不伤心。

  刚交代完,郑经突然眼前一黑,失去所有力气,瘫软在床。

  屋子里,惊呼声和哭声连成一片,然而郑经再也醒不过来。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