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45 通商蜀中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拥有也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

  但是蜀地早已经围绕着蜀锦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从原料的供给、技术的垄断和销售渠道的掌握等等流程,全都掌握在蜀地豪强大族们手中。

  一匹蜀锦就代表着蜀地社会结构与秩序,其复杂的原料、繁琐的工艺基本上就杜绝了平民小户作为独立个体参与生产的可能,甚至可以说掌握了蜀锦就等于掌握了蜀中。

  李泰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还是靠着他丈人独孤信某次摆阔才得以见识到蜀锦。而在日常情况下,关中市面上都鲜少见到蜀锦在卖。

  一直到了河西商道被打通,陇右商人们才能从西域胡商和吐谷浑人手中获得蜀锦供给,然后再运输到关中进行售卖,只是那价格较之原本已经翻了数倍有余。

  因为有着蜀锦这种表现优良的拳头产品的存在,蜀中在丝路贸易当中也属于一种比较强势的存在。后来北周之所以能够在丝路贸易中大量获益,也跟掌握了蜀中关系颇深。

  蜀锦远比一般的绢帛织物要厚重得多,尽管这二十多架马车拉的满满当当,但统共也不过三千多匹罢了。可要折算成一般的绢帛织物的话,那得十几个高敖曹都打不住。

  眼下在关中的行情,一匹品质只是中等的蜀锦要价一百匹绢都抢不到。这固然是因为关中与蜀中并没有直接的贸易进行,物以稀为贵,兜兜转转在倒了几手之后,自然要被中间商大吃差价,但蜀锦本身的价值也绝对不低。

  由于工艺流程复杂繁琐,蜀中织锦一般都是工坊化的生产,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环节。像一些花纹更加繁复、品质更为高端的蜀锦,哪怕是最熟练的织工每日所织不过几厘米罢了。当然大部分的蜀锦也达不到这种水平,但所用时也远远超过了寻常织物。

  当没有一个具体的尺度去衡量商品价值时,那不同的商品所蕴含的工艺技术和劳动量便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故而一匹蜀锦的价值,那是轻轻松松就超过了几十匹绢价。

  但李迁哲此行带回的还不只这些织物财帛,更重要还是其背后所蕴藏的人事关系。于是李泰着员将那些蜀锦检点入库,自己则拉着李迁哲的手入堂细问此行经过。

  “末将与巴西豪族谯氏本是故识,往年也多有钱货往来。此番经上庸而入巴西,因其族员接引,与巴中豪族多有相见,展示时货,甚得追捧。尤其霜糖更受青睐,群众访买殷勤,顷刻间便哄抢一空……”

  李迁哲仔细讲起此行入蜀的经历,当然言辞间也是略作修饰。

  其实他所携带的货物大部分都在那些蜀中豪酋们那里遇冷,用他们的话说虽云异域珍物,但其实不过只是蜀中寻常。

  毕竟蜀中在丝路贸易中的地位要比关中重要多了,并不是顷刻之间就能扭转过来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